高职院校党建+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思路
4、实践导向
将校园环境治理作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成为生产劳动全程的直接参与者,增强劳动切身体会,感受劳动辛苦,享受劳动成果,培养劳动能力,加强劳动习惯,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建+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思路
1、劳动理论教育
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由辅导员担任课程老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以及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材为理论依据,组织开展劳动知识、劳动纪律、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内容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劳动、重视劳动成果;将劳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劳动观念、法律法规、纪律及劳动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劳动安全法规的良好习惯;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相结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同心协力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
2、专业特色劳动
利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单位等场地,有效地把学生实践与实习等内容中的劳动模块充分融入劳动课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魅力所在。在实际劳动过程中运用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依托实习实训课展开劳动教育。室内设计装饰与施工、园林施工等作为杨凌职业学院的重要实践课程,结合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是专门开发的专业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也是学院组织班级学生前往校外场所进行的实践课。
3、文明校园建设
以校园公共区域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卫生清洁工作,把学校路面、公寓楼道、绿化等作为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最基础的校园环境管理、清洁卫生事务中。
学生公寓是学生进行学习、文娱活动和居住的重要场地,在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都是在公寓里度过,针对宿舍卫生,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经过三年探索,创新实施了“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推进“党总支、党支部、学工办、教研室、共青团、学生会、退役生、劳动课、制度赋、新媒体”十进学生公寓,针对学生公寓脏乱差慵懒散软等痛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院制定了《“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制度汇编》,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宿舍卫生内务整理提出标准化要求。
4、耕读文化教育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推动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中国耕与读一直相伴而生,一个成功的耕读之家,往往是乡里农家的表率,他们提倡“耕读传家”“孝悌和家”“经名行修”的观点,深入到了广大农耕人的心中,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耕始祖后稷、农学家贾思勰、徐光启等一批又一批的农业科学家相继涌现,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赵瑜,油菜育种学家付延栋,他们踏着先辈足迹,执着梦想,甘于奉献,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古至今这些伟大的农业科学家的事迹,正是涉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先辈躬耕田野上,俯察天地间,留下“耕读”二字。先辈根据“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思想,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孕育出了“耕读文化”。新时代,耕读文化被赋予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知行合一、服务奉献的价值内涵,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涉农类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弘扬“后稷文化”,深入开展耕读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技能过硬的一流人才,教育广大青年学子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到在读中行,在行中悟,将个人远大抱负与祖国的建设大业相结合。
5、围绕节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教育,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国际志愿者日等为契机,举办相关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校园文化。
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举办相关的主题教育与庆典活动,结合学院每周五下午劳动课,积极组织开展义务劳动,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并掌握劳动常识,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劳动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充分挖掘劳动节的起源及其本质,让学生了解并发自内心热爱“五一”国际劳动节。
组织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开展劳动主题演讲活动,唱响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主旋律。
将校园环境治理作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成为生产劳动全程的直接参与者,增强劳动切身体会,感受劳动辛苦,享受劳动成果,培养劳动能力,加强劳动习惯,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建+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思路
1、劳动理论教育
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由辅导员担任课程老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以及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材为理论依据,组织开展劳动知识、劳动纪律、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内容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劳动、重视劳动成果;将劳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劳动观念、法律法规、纪律及劳动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劳动安全法规的良好习惯;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相结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同心协力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
2、专业特色劳动
利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单位等场地,有效地把学生实践与实习等内容中的劳动模块充分融入劳动课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魅力所在。在实际劳动过程中运用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依托实习实训课展开劳动教育。室内设计装饰与施工、园林施工等作为杨凌职业学院的重要实践课程,结合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是专门开发的专业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也是学院组织班级学生前往校外场所进行的实践课。
3、文明校园建设
以校园公共区域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卫生清洁工作,把学校路面、公寓楼道、绿化等作为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最基础的校园环境管理、清洁卫生事务中。
学生公寓是学生进行学习、文娱活动和居住的重要场地,在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都是在公寓里度过,针对宿舍卫生,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经过三年探索,创新实施了“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推进“党总支、党支部、学工办、教研室、共青团、学生会、退役生、劳动课、制度赋、新媒体”十进学生公寓,针对学生公寓脏乱差慵懒散软等痛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院制定了《“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制度汇编》,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宿舍卫生内务整理提出标准化要求。
4、耕读文化教育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推动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中国耕与读一直相伴而生,一个成功的耕读之家,往往是乡里农家的表率,他们提倡“耕读传家”“孝悌和家”“经名行修”的观点,深入到了广大农耕人的心中,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耕始祖后稷、农学家贾思勰、徐光启等一批又一批的农业科学家相继涌现,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赵瑜,油菜育种学家付延栋,他们踏着先辈足迹,执着梦想,甘于奉献,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古至今这些伟大的农业科学家的事迹,正是涉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先辈躬耕田野上,俯察天地间,留下“耕读”二字。先辈根据“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思想,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孕育出了“耕读文化”。新时代,耕读文化被赋予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知行合一、服务奉献的价值内涵,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涉农类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弘扬“后稷文化”,深入开展耕读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技能过硬的一流人才,教育广大青年学子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到在读中行,在行中悟,将个人远大抱负与祖国的建设大业相结合。
5、围绕节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教育,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国际志愿者日等为契机,举办相关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校园文化。
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举办相关的主题教育与庆典活动,结合学院每周五下午劳动课,积极组织开展义务劳动,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并掌握劳动常识,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劳动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充分挖掘劳动节的起源及其本质,让学生了解并发自内心热爱“五一”国际劳动节。
组织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开展劳动主题演讲活动,唱响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