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延伟:当代丝路奇女子
中国-中亚峰会前夕,吉延伟在乌兹别克斯坦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已经完全习惯了,而且非常喜欢当地的饮食,比如吃手抓饭、烤肉串等,还要用洋葱佐餐,外加白醋。
吉延伟在过了语言关以后,很快就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吉延伟在中亚的人缘特别好,从政界到商界,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她的朋友。她还学会了吉尔吉斯舞、哈萨克舞,当地朋友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聚会,身着当地人的服装,讲一口流利的俄语,若非介绍,没有人相信她是中国人。
“在中亚,我一次酒店都没住过,都是住在朋友的家里。”吉延伟对记者说,她已经将中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地人完全把她当家人和朋友看待。据吉延伟介绍,有时赶着点急急忙忙飞赴中亚,并不全是因为商务,有时候仅仅是因为“那边的朋友在等着我,好久没有见了”。
“他们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西安的。他们说西安在哪里?我说西安在我们中国正中心,心脏位置,距离北京很近……”渐渐的,吉延伟的商人身份变得模糊了,更像一位忙碌的民间大使,她更多的工作是向中亚的朋友介绍中国,介绍陕西,将中国的商人和产品介绍给中亚各国。
经吉延伟引荐,陕西某知名高校聘请到了高水平的俄语教授。经吉延伟介绍,到中亚国家的旅行者和商人逐年增加。在中亚,吉延伟也曾数次置身险境,但仍然不改初衷,乐此不疲,仿佛身上承载着某种使命。
吉延伟说,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冒着风险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她曾求智者指点,对方在她名字中“伟”字后面写了个“气”字,说,你气场很大,胆量很大,自带一种“伟气”,是个干大事的人。后来有人将吉延伟比作现代丝路上勇敢的先行者,称她“女张骞”,吉延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说,我没有那么伟大,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属于官方行为,自己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人派我去。只不过,我可能比张骞去的次数多,去的地方也比张骞多,但我多半是玩着去的,去旅行,去看朋友,没有带什么任务。
事实是,吉延伟在这条古老的丝路上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莫愁前路无知己
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吉延伟深受鼓舞,好像突然发现了之前种种努力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就在前一年的2012年5月25日,经吉尔吉斯斯坦司法部批准,中亚陕西商会成立,会长由吉延伟担任。商会的成立也得到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商务参赞处、比什凯克市政府、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工商联合会、经济部、文化部、东干协会等机构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得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有关商会、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据介绍,中亚陕西商会成员由中外各界企业人士组成,商会致力于协助开展相关外事、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协调执行工作,其宗旨是架起中国与中亚之间民间交往的桥梁,为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服务。商会成立不久,会员就达到了1000多名。吉延伟的劲头更足了,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
为了让中亚的朋友们了解“一带一路”,吉延伟翻书、上网,把她能得到的信息都讲给他们听。不久,很多中亚朋友不但了解了“一带一路”,甚至能用顺畅的中文说出“一带一路”几个字。
让吉延伟最难忘的一件事,还是201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期间,她受邀参加中乌论坛并发言。当时,西安市政府组织了部分企业家随团出访,其中就有吉延伟的父亲吉维通。吉延伟说,父亲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她这个宝贝女儿在中亚干什么。吉延伟告诉记者,参加中乌论坛是她参加的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会前她只知道要在论坛上发言,但论坛流程
已经完全习惯了,而且非常喜欢当地的饮食,比如吃手抓饭、烤肉串等,还要用洋葱佐餐,外加白醋。
吉延伟在过了语言关以后,很快就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吉延伟在中亚的人缘特别好,从政界到商界,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她的朋友。她还学会了吉尔吉斯舞、哈萨克舞,当地朋友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聚会,身着当地人的服装,讲一口流利的俄语,若非介绍,没有人相信她是中国人。
“在中亚,我一次酒店都没住过,都是住在朋友的家里。”吉延伟对记者说,她已经将中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地人完全把她当家人和朋友看待。据吉延伟介绍,有时赶着点急急忙忙飞赴中亚,并不全是因为商务,有时候仅仅是因为“那边的朋友在等着我,好久没有见了”。
“他们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西安的。他们说西安在哪里?我说西安在我们中国正中心,心脏位置,距离北京很近……”渐渐的,吉延伟的商人身份变得模糊了,更像一位忙碌的民间大使,她更多的工作是向中亚的朋友介绍中国,介绍陕西,将中国的商人和产品介绍给中亚各国。
经吉延伟引荐,陕西某知名高校聘请到了高水平的俄语教授。经吉延伟介绍,到中亚国家的旅行者和商人逐年增加。在中亚,吉延伟也曾数次置身险境,但仍然不改初衷,乐此不疲,仿佛身上承载着某种使命。
吉延伟说,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冒着风险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她曾求智者指点,对方在她名字中“伟”字后面写了个“气”字,说,你气场很大,胆量很大,自带一种“伟气”,是个干大事的人。后来有人将吉延伟比作现代丝路上勇敢的先行者,称她“女张骞”,吉延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说,我没有那么伟大,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属于官方行为,自己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人派我去。只不过,我可能比张骞去的次数多,去的地方也比张骞多,但我多半是玩着去的,去旅行,去看朋友,没有带什么任务。
事实是,吉延伟在这条古老的丝路上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莫愁前路无知己
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吉延伟深受鼓舞,好像突然发现了之前种种努力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就在前一年的2012年5月25日,经吉尔吉斯斯坦司法部批准,中亚陕西商会成立,会长由吉延伟担任。商会的成立也得到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商务参赞处、比什凯克市政府、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工商联合会、经济部、文化部、东干协会等机构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得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有关商会、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据介绍,中亚陕西商会成员由中外各界企业人士组成,商会致力于协助开展相关外事、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协调执行工作,其宗旨是架起中国与中亚之间民间交往的桥梁,为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服务。商会成立不久,会员就达到了1000多名。吉延伟的劲头更足了,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
为了让中亚的朋友们了解“一带一路”,吉延伟翻书、上网,把她能得到的信息都讲给他们听。不久,很多中亚朋友不但了解了“一带一路”,甚至能用顺畅的中文说出“一带一路”几个字。
让吉延伟最难忘的一件事,还是201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期间,她受邀参加中乌论坛并发言。当时,西安市政府组织了部分企业家随团出访,其中就有吉延伟的父亲吉维通。吉延伟说,父亲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她这个宝贝女儿在中亚干什么。吉延伟告诉记者,参加中乌论坛是她参加的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会前她只知道要在论坛上发言,但论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