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四川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与展望
件产业引进,进一步吸引光学仪器、药品、航空等高科技产品入川投资。四川目前结合区块链技术打造的中欧e单通和跨境人民币绿色通道政策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以提升四川投资吸引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推动四川银行、成都银行等地方银行对外商业对接,积极建立多边金融合作;发挥中小地方银行如成都天府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等对当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开设“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金融服务,提升四川重要城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和重要口岸中的互联互通。
  (五)文化相通:巴蜀特色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众多,民心相通随着软硬联通的进一步开展也顺势展开。民心相通能促进国家间地区间文化、教育、旅游、智库、医疗卫生多个领域深度合作,[21]增进地区间的沟通和共识,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四川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禀赋高,四川应积极挖掘资源优势,促进巴蜀文化传播。在文化交流上,四川可与沿线各国互相举办艺术节、音乐节和文物展览等文艺活动,[22]促进三星堆、大熊猫等四川名片对外传播,并建立巴蜀文化中心,进一步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还应积极推进中医药及其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健康丝绸之路”为载体扩大四川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四川要加强川内高校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为载体推进科研成果交流和国际培训班,以国际留学生为载体,向沿线国家展现四川智慧,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30522/48c73687e0d542d0bc4af5f1d752bae2/c.html。
  [2][6][7][8]《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载《中国经贸导刊》,2018(28)。
  [3]四川省外事办公室:阿根廷获批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http://www.scwsb.gov.cn/xwzx/yw/202212/t20221222_17791.html。
  [4]《重磅|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启用》,中国政府网,http://www.qbj.gov.cn/qbjq/c137772/2021-07/15/content_0aee8028e05c4128ad88b06e601de5fb.shtml。
  [5]四川省商务厅:《四川:打造中国西部RCEP中间品流通中心》,http://swt.sc.gov.cn/sccom/mtjj/2022/1/5/a92c37b61ce54f85941299b53a1be18b.shtml。
  [9]四川省人民政府:《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探索联合授信机制》,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0/6/3/6edcb43be5214536b1e1349f96170dc0.shtml。
  [10]李超杰:《“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省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20(16)。
  [11][14][18]张世均:《四川经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发展前景与对策》,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5).
  [12]郑欣:《“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对外开放的优势、现状及策略》,载《全国流通经济》,2022(24)。
  [13]《四川外贸新业态成为增长新动力》,新华网,http://www.sc.xinhuanet.com/20230524/a12ce15c00c44f34a9586579aa8dc951/c.html。
  [15]江佳慧:《“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载《商场现代化》,2016(13)。
  [16]易鑫、尹响、王思佳:《西南民族地区融入南向“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载《民族学刊》,2021-12(12)。
  [1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一带一路”理论框架和实践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11)。
  [19]四川省商务厅:《高质量建设“五型”口岸 四川省口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http://swt.sc.gov.cn/sccom/mtjj/2023/5/26/c23bbf24cc5f462e810d1c05154c1515.shtml。
  [20]陈甬军、张记欢:《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一带一路”经济学理论创新——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3(02)。
  [21][22]蔡昉、马丁·雅克、王灵桂:《“一带一路”手册(2020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226)。
  作者简介
  蹇 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翟 韫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
  武茹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
  马 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