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版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广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在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培育和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形成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西部陆海新通道贯通我国西部地区,一端通过中欧班列延伸至中亚、欧洲,一端通过广西北部湾港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大洋洲等,连接“一带一路”的经济大走廊、物流大通道、开放发展经济带。有效畅通沿线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能力。
  广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北部湾港拥有生产性泊位27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8个,综合设计吞吐能力约27702万吨;西江黄金水道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高等级航道(千吨级及以上)达1532公里。全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8个,初步建设形成“两干六支”运输机场体系;全区铁路营业里程达5206公里,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铁营业里程达1792公里,动车覆盖12个市区,通达全国21个省会和直辖市;全区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803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96%。
  广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聚合效能,加快提高沿边开放水平,以开放引领发展,在发挥广西作为衔接“一带一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和陆海门户作用上形成新优势、展现新作为,更好助力国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1月至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增长109%,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4.93%,已迅速成长为全国重要海铁联运基地,成为服务我国中南和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优质国际门户港,显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2、发挥自贸试验区牵引集成作用,推动形成制度型开放
  自贸试验区开放程度高、改革自主权大、牵引集成功能强,是广西充分释放开放潜力、培育壮大开放合作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向海经济,广西有产业产品基础。广西的工业体系门类较齐全,食品、汽车、冶金、石化、机械、建材、电力、有色金属、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等10个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成品糖、电解铝、内燃机、多功能乘用车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上下游产业链与东部地区具有很强互补性。临海大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引领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及有色金属等3个“三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食品加工、林浆纸、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成为广西四大优势海洋产业,2020年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7%,成为广西面向东盟、融入“一带一路”的产业产品条件。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东盟已连续二十二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广西对东盟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747.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21.2亿元,年均增长15.8%,东盟连续二十二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七年排全国第一位,加工贸易额去年突破1000亿元。2021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较2012年增长22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20年1月至8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2.93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货物贸易的开放水平达90%以上,为广西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色是面向东盟。过去一年,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推动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在吸引跨境物流、跨境贸易、跨境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广西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集成创新发展的平台优势,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加快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升级贡献力量。
  3、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推动形成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推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进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4087亿元,同比增长34.7%。人民币已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广西将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把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金融开放的门户核心区,依托钦州港片区开展中马“两国双园”点对点金融开放试点,积极推动崇左片区探索建立服务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产业合作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更完善的金融开放合作机制,打造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发展。
  4、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和科技合作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推动数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