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第三,青海还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应对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实施林业碳汇基线调查,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和碳中和研究。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森林、荒漠、湿地等生态保护与恢复科技信息和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林草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荒漠化防治等联合科技交流。十年来,青海的人文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生态保护国际合作务实推进,“绿色丝路”建设取得实效。
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时期,既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更蕴藏着重要战略机遇。同时,青海省受自身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产业模式、发展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综合能力亟待提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较为不便,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人口相对较少,且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这使得青海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所提出的:“青海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青海省充分发挥在“四地”建设中的综合优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融入新发展的格局。
截至2023年上半年,青海全省生产总值1798.32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95.7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45.51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为3.2:44.2:52.6。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5%,其中,出口12.4亿元,增长31.3%,进口9.2亿元,增长2.9%。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8个、23.2个和2.4个百分点,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7位和第15位。②主要出口产品为有色金属矿产品、红枣、棉花等,出口贸易总体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加之,全省90%国土面积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城,设施建设滞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水平有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公经济占比仅为36.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贸易中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单一,产业门类和产品门类不齐全,大宗商品贸易较为缺乏,外贸投资规模小,仍需要通过拓展出口产品种类和市场,提升出口贸易的规模和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青海融入“一带一路”的步伐。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综合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要素的影响,造成青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维护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难度较大、工期慢、欠账多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实,成为制约青海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青海省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不足,在水电、燃气的产供;水利、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干线铁路、城市交通、地下管网设施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等均滞后于其他地区。2022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6%。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下降13.3%,工业投资增长21.6%,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5.11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9.55亿元。③2022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其中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达38545亿元,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超800亿元。与广东省相比,青海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仍然相对滞后。与此同时,青海省基础设施领域的境外投资占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
另一方面,青海省口岸数量较少、而且口岸的级别也较低,总体规模均偏小。青海口岸建设起步发展较晚,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西宁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2007年正式成立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2008年西宁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9月,西宁航空口岸获得《关于对外开放西宁曹家堡机场及新辟国际航线的批复》,标志着青海省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十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成口岸联检综合楼、T1国际航站楼改造及配套设施、国际货运临时场所和口岸检验配套工程、边防部队营房及办公大楼等项目。建立青海电子口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行,口岸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但是在口岸开放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方面,航空口岸联检通道不足,设施陈旧,不足以满足保障国际货运航班正常安全开行的要求,尚未形成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口岸体系,与新时期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时期,既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更蕴藏着重要战略机遇。同时,青海省受自身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产业模式、发展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综合能力亟待提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较为不便,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人口相对较少,且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这使得青海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所提出的:“青海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青海省充分发挥在“四地”建设中的综合优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融入新发展的格局。
截至2023年上半年,青海全省生产总值1798.32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95.7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45.51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为3.2:44.2:52.6。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5%,其中,出口12.4亿元,增长31.3%,进口9.2亿元,增长2.9%。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8个、23.2个和2.4个百分点,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7位和第15位。②主要出口产品为有色金属矿产品、红枣、棉花等,出口贸易总体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加之,全省90%国土面积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城,设施建设滞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水平有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公经济占比仅为36.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贸易中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单一,产业门类和产品门类不齐全,大宗商品贸易较为缺乏,外贸投资规模小,仍需要通过拓展出口产品种类和市场,提升出口贸易的规模和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青海融入“一带一路”的步伐。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综合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要素的影响,造成青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维护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难度较大、工期慢、欠账多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实,成为制约青海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青海省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不足,在水电、燃气的产供;水利、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干线铁路、城市交通、地下管网设施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投资等均滞后于其他地区。2022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6%。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下降13.3%,工业投资增长21.6%,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5.11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9.55亿元。③2022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其中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达38545亿元,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超800亿元。与广东省相比,青海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仍然相对滞后。与此同时,青海省基础设施领域的境外投资占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
另一方面,青海省口岸数量较少、而且口岸的级别也较低,总体规模均偏小。青海口岸建设起步发展较晚,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西宁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2007年正式成立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2008年西宁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9月,西宁航空口岸获得《关于对外开放西宁曹家堡机场及新辟国际航线的批复》,标志着青海省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十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成口岸联检综合楼、T1国际航站楼改造及配套设施、国际货运临时场所和口岸检验配套工程、边防部队营房及办公大楼等项目。建立青海电子口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行,口岸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但是在口岸开放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方面,航空口岸联检通道不足,设施陈旧,不足以满足保障国际货运航班正常安全开行的要求,尚未形成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口岸体系,与新时期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