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何以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相互成就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出了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点。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还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3]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相互契合、相互成就这一课题给出了答案。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中国的,也就是说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没有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中国式。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路径和凝聚了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是如何相互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中国特色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色。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拥有特殊的文明性格,包括独特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构成了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和赖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今天中国的人口规模是历史上中国人口长期发展形成的,如果不从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作为一个以个体小农为主的农业文明,生产力发展缓慢,人口增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王朝国家实现富国强兵的主要源泉,从而历代王朝多鼓励人口增长,因此中国古代大多时候人口出生率都很高(除了战争期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人口就已经达到2000万人以上;秦汉时期,经过四百余年的迅速增长,人口已经达到5959万人;[4]之后,因战争和灾害,人口屡有起落;至开元盛世之时,唐代人口峰值达到8000-9000万人;[5]北宋末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明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至万历年间人口突破2亿人;清代,随着“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等赋税改革,加上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及南方边远地区的垦殖,人口快速增长,道光年间已经达到4.3亿人,创下了中国古代社会人口的最高纪录,也奠定了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础。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有强大的发展潜力。202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7亿多人,[6]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和人才优势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庞大的人口规模,还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可观的消费潜力,有利于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技术和产品更容易产生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消费品牌等,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当然,巨大的人口规模整体迈入现代化具有极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4亿多人吃好饭是首个巨大难题,还有就业、住房、分配、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总量庞大、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客观存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邓小平用《礼记·礼运》中的“小康”一词指称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四个现代化”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特征,“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7]赋予“小康”这个中国古代社会理想以共同富裕的时代新义。《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8]《尚书·大禹谟》强调:“德惟善政,政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