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6版
传承横渠四为精神 创造新时代新文化
最后,加强文化交流、对话互动,形成文化共同体。
  “为往圣继绝学”的第二层阐释: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知识水平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实现个体的“修身成仁”。同时,为家庭提供优秀文化基因,传家风、承家训,以达“齐家”之道。
  “为往圣继绝学”的第三层阐释:弘扬优秀文化,从家风家训,到乡风乡约,到社会风气以及党风建设,重在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世开太平”指向着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历史目标。人类一直普遍存有永久安平的观念,在思想源头上,中国可追溯到《尚书》的“协和万邦”以及春秋公羊学说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哲学家康德曾以永久和平为人类的理想,这一观念与张载思想多有互通。张载的“为万世开太平”,不仅仅是指国家民族间的永久和平,还包含着人类在价值层面的普遍认同,以及人类完美社会形态的实现。人的完美形态和社会的完美形态虽然有时代和地域的差异,但所蕴含的“圣贤”“太平”的终极价值理想却是相通的。
  “为万世开太平”的第一层阐释:为长久太平开拓基业、奠定基础。横渠四句的前三句,侧重于为人类社会奠定并确立长久的精神文化根基,最后一句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是实现《西铭》描述的“民胞物与”“天下归仁”社会理想的终极目标。从张载思想的整体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包括三个方面的基础:奠定物质基础,即勤奋积极营画,使物质极大丰富,形成经济共同体;奠定制度基础,借鉴三代之封建制度、井田制度等,形成制度共同体;在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基础上,形成终极道路共同体。
  “为万世开太平”的第二层阐释:这一句是对人的担当性、责任感,尤其是“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经典表述。从个体人生而言,即是人生一片坦途、梦想实现,家庭长久延续。
  “为万世开太平”的第三层阐释: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为万世开太平”是最具中国风格并影响至今的大国和平理念,是社会理想的终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横渠四句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从上面的梳理可以大致看出,横渠四句在价值层面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同时,横渠四句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特别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
  以横渠四句为终极价值的张载哲学体系和关学文化体系,也蕴含着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如张载关学“民胞物与”“仇必和而解”“天人合一”“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等命题,其中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阐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730957817207473&wfr=spider&for=pc,2023-10-12。
  [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16-04/30/content_5069413.htm?eqid=c26388c00000009400000002645c54e6,2023-10-12。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scio.gov.cn/31773/31774/31783/Document/1478145/1478145.htm,2023-10-12。
  作者简介
  刘 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张载哲学、关学与陕西文化、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