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近现代黄河与中华现代文明
    《黄河大合唱》扭转晚清以来黄河流域灾难带给中国的负面形象,创造出一个新文明符号。

年至1912年,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悬臂梁式铁路大桥,建筑技术代表当时世界桥梁设计和工程技术较高水平。
  民国时期黄河与中华现代文明
  1、黄河中游考古发掘与民族国家建构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的考古发掘,揭开了现代意义的中国考古学。1926年,由中国学者李济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这是中国人独立主持的第一次考古发掘。1929年,由贾兰坡主持的周口店“北京猿人”考古发现,建构中国各民族共同祖先的理论,李济主持的殷墟甲骨文发掘证明了早期王朝的存在。1931年,梁思永主持河南安阳四盘磨和后冈遗址的发掘。1934年,梁思永发掘安阳同乐寨遗址。同年,徐旭生、何士骥、苏秉琦等发现陕西宝鸡斗鸡台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及西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
  西方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先后出现埃及说、印度说、中亚说,文化西来说,中国现代国家学术科研机构应运而生,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四座高峰,在揭示中华文化、溯源中华民族、阐释中华国家、解读文化标识等主要学术任务和继承文化传承等方面贡献突出。
  2、抗战与中华新文明创建
  《黄河大合唱》扭转了晚清以来黄河流域灾难带给中国的负面形象,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明符号:乐曲中的黄河虽居于北方,却胸怀天下,是处于黄河之滨的延安革命政权的象征,揭示出人的伟大。从黄帝崇拜转为黄河的歌颂,从炎黄子孙转变为黄河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符号。抗战时期日本对黄河进行了勘查和研究。1944年,由日本东亚研究所汇编为73万字《黄河调查综合报告书》。
  3、黄河流域水旱灾频繁
  “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岌岌可危:1855年铜瓦厢决口,河南、山东、直隶3省40余州,受灾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飞蝗七载——咸丰年间的蝗灾;丁戊奇荒——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1920年,北五省大旱灾和甘肃大地震;1921-1938年的二十六年内,17个年份都有决溢地点达到27县。1928-1930年,西北、华北大饥荒。1933年的特大洪水,陕西的泾渭、北洛河纷纷在夏季暴涨,下游自温县开始至长垣200多公里内决口56处,共计74处。1942-1943年的中原大旱灾。民国1912年至1948年共三十七年,黄河有30年决溢,到1930年代越演越烈。1933年,黄河中游发生水灾,下游漫溢31处,决口73处,这年是黄河决溢口门最多一年。1935年,“黄河在山东鄄城县董庄决口,山东、江苏两省27个县受灾,面积1.2万平方公里,灾民34万人,伤亡3750人,财产损失折1.95亿元。”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河水淹没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导致89万人死亡,1250万难民流离失所,而日军仅伤亡千人,四个月后战时陪都武汉失守,洪水切断经过黄河南岸的陇海铁路,据战后调查统计,豫东受灾的20个县中,32%的耕地被淹,被淹耕地总面积达到733800亩。黄河还沉淀了大约1亿顿淤泥,这些淤泥覆盖了大片土地。洪水淹没了河南东部45%的村庄。其中有8个县一半以上的村庄被毁,扶沟县被毁村庄数量更是达到了91%上。进入21世纪,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很尖锐,下游河道频繁断流,洪水威胁依然,下游地上二级悬河现象将长期存在,使得主河槽萎缩,过洪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斜河、滚河。
  共和国黄河水利与改天换地新中国
  水利工程(包括堤、坝、库、闸等体系)是人类处理人水关系的伟大创造,是现代中国标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现国家民族发展。
  建国前水利事业建设。1915年,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学,标志着我国第一所黄河水利高等学校诞生。李仪祉在陕西建立陕西水利道路工程学校,1932年又创立陕西水利专修班。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李仪祉任委员长,张含英任秘书长。1929年河南省建设厅长张钫创办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1942年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立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共和国重大水利。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在郑州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人民胜利渠是共和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又名引黄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