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中华政治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构建
唐 震
    七十多年来,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坚实基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把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上,以此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成果,同时也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切成果。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要紧紧抓住政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同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确定之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解决社会生产方式中政治统治领域中的矛盾,从而消除政治上的对抗性,形成社会文明进步的合力。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美好的制度类型。就社会主义实践看,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建立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壮大社会生产力。对于这一缓慢的过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初级发展阶段的各项建设,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秉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