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1版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观,很少组织胶东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为大学生创设红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虽然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已经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尝试将胶东红色影视作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到思政课堂,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但由于教师对影视类的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充分,运用也缺乏相对的标准,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有些教师认为播放影视作品太浪费时间,影响课程进度,只会在公开课的时候使用,平时仍以讲授课程理论为主;有些教师只是简单的播放影视作品,把思政课变成了“影视课”,观看的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堂缺少活力,学生没有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也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二)大学生:重娱乐,轻教育
  随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影视作品,大学生是影视行业的主要观众,但是他们关注的大多是喜剧、爱情、科幻、惊悚等娱乐类型影片,对红色影片的关注较少。一是国外影片大量流入中国,其精彩的剧情、炫酷的特效、精湛的演技扣人心弦,深深吸引着大学生,相较之下很多红色影片严肃枯燥,剧情程式化和人物脸谱化严重,大学生由于缺乏价值判断和影视鉴赏能力,很容易被西方一些低俗化、娱乐化的影片所诱惑,追求娱乐至上,在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环境中迷失自我。二是很多大学生对胶东红色文化关注程度不高,对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人物角色都缺乏了解,使得他们无法深度理解影片的内涵,红色影片大多年代久远,不像当下热播的影片紧跟时代潮流,大学生觉得很有年代感和距离感,缺乏兴趣,无法与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产生共鸣。三是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学业、就业、恋爱等问题都容易给他们带来不少烦恼,他们更倾向于观看有崇拜的偶像和精美的服饰道具的娱乐影片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三)影视产业:重效益,违初衷
  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虽然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反响不错的胶东红色影视作品,例如《燃烧大地》《胶东乳娘》《天福山起义》,但总体上红色影视作品还存在以下问题:有些制片方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忽略了制作胶东红色影视的初衷,为了增加流量,刻意邀请当下爆红的演员增加热度,观众不是为了影片本身的内容观看,而是为了追星,导致红色影视作品娱乐化严重,使观众忽略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革命主题被淡化,教育意义减少,更有一些制片人,对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缺乏认识,没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为了所谓的商业价值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用与史实不符的夸张特效博人眼球,甚至相互模仿抄袭,误导大众对历史的认知,大学生看了此类影片很容易导致价值观混乱。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4]要充分发挥胶东红色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讲好胶东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胶东红色影视作品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探索了以下三点路径。
  (一)增强高校对胶东红色影视作品的运用能力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高校在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不能局限于让大学生观影和写观后感。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将胶东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红色文化环境,可以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高校可以选择富有纪念性的节日,开展胶东红色影视微电影大赛、情景剧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胶东红色影视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好学校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开设胶东红色影视版块,向学生推荐优质影视作品,让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思想修养;另一方面,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将胶东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与课堂主题相符的优质影片并控制好播放时长,不要影响课程进度,避免将思政课娱乐化。例如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地雷战》的部分片段,让学生感受海阳县人民为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智慧团结,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和影片传递的价值观。此外,除了课堂教学,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十分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到,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