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0版
以标准化改革引领审批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成效
  1、驱动透明审批
  未央区审批局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压缩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空间,真正做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方面,通过事项梳理将审批程序、审查要件、资料样本、环节时限、权限责任、服务标准等要素进行颗粒化细分,把规范和标准建立在最小运行单元,使管理和服务能够深入每个审批细节,为审批数据化、信息化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利用电子监察系统掌握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超期办件、违法违规、廉政风险等问题并及时整改。自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累计督促整改超期办件22件,未发现违法违规、廉政问题,同时回复群众各类咨询、建议180余条,确保整个行政审批过程公开透明、规范运行、限时办结,有效降低了审批过程中廉政问题发生率,强化了透明审批。
  2、提升审批质量
  一方面,印发《审批流程规范(试行)》,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审批职责,同时印发《四级审批制度规范》,显著简化审批流程。截至目前,共梳理出一级审批27项、二级审批57项、三级审批10项、四级审批45项,其中高频事项30个,全局68%的行政审批事项压缩了审批层级,70%的高频事项实现了一、二级审批。另一方面,努力推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将已承接的135项事项(目录项135项、实施项194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止目前,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并在此基础上加速迈向“一网好办”。
  3、降低双向成本
  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审批流程中的数据开放与共享,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有效压缩了行政运行和企业开办双向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未央经验。
  未央区审批局成功打造的“1+N+Y”远程踏勘品牌,把行政审批踏勘环节现场情况以“云平台电子档案”形式进行展示,工作人员和专家足不出户,只需扫码就可看见8K清晰度的全场实景,同时实现审批档案云端和硬盘“双备份”。以此为基础,压缩事项办理时限5-85个工作日,缩减行政成本近65%,同时也为申办者节省了场地租赁、人员工资、物业管理等费用1-150万元不等。此外,“套餐式”审批服务也减少了群众跑动次数,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截至目前,未央区审批局共推出安全生产、交通运输、食品药品、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六大类135个主题套餐服务,申报材料压缩比超过35%,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比达73%。
  4、深化政民互动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便民、利民、惠民,而民众对评价改革成效也最具有发言权。未央区审批局始终以民众利益为依归、以民众需求为指引,聚焦民众最为关心、反映强烈的审批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2021年底,未央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室)100%按标准建设到位,90%的公民个人事项实现在街道或有条件的社区就近办理,并通过与银行等社会机构服务网点合作,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社区服务供给和专业化水平,构建出城市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借助“好差评”系统,未央区审批局及时识别、整理民众诉求,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由业务办理单位及时调查核实、限期整改,不断提升诉求回应速度与能力。“好差评”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整改处理差评119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满意度。
  改革创新的理论意义
  1、审批标准化改革的一般困境
  调研发现,审批标准化改革的一般困境主要表现在层级沟通、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协同三方面。
  从层级沟通看,审批局的设立将行政审批从政务中心模式下协调部门的关系转变为协调上下层级的关系。但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即上级审批局缺乏基层事务处理经验,而基层审批局并不习惯将真实情况向上反映。
  从专业化管理看,审批局模式下审批与监管职能实现分离,但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审管互动模式。由于审批局模式形成时间较短,审管权力边界不够清晰,造成审批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往往是审批向监管的单向传递,而监管部门向审批部门的反馈不足。
  从社会协同看,基层审批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有限,因此需要有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但政府部门与第三方技术主体的合作往往有限,也缺乏规范的合作模式,从而导致社会力量参与改革不足。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围绕审批标准化改革所需的标准化治理与审批组织固有的科层体制之间存在制度逻辑的不相容。
  一是角色定位的冲突,即标准化治理所要求的秩序协商者角色与科层体制所展现的秩序主导者角色之间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