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4版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
扩大以及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韧性逐渐增强。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了52385亿元,比上年上涨了0.1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数字文化展现出的良好前景,正在成为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3、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文化数字化对乡村振兴而言必不可少
  数字技术能够让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应用,通过文化数字化的推进可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加宽泛、多元化的传承。[5]数字化主要具有融合性、创新性、共享性的独特优势,不仅能传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深化挖掘传统村落、乡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内涵,促进乡村文化新业态的涌现。如依靠多元化数字平台,将文学艺术、村史村志、传统工艺以及文化名人等与村庄发展相关的文化资源,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以音频、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扩大宣传范围。并且部分数字化平台来还进行了三维、全息沉浸式体验场馆创建,从而对乡村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掌握。乡村数字文化产业为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着力点
  1、文化数字化的政策体系供给仍需完善
  在加快推进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外,还要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来谋划,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乡村产业发展结构、技术和人才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地优化乡村数字文化发展政策,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目前,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专项法规配套不足,数字化转型步伐尚未跟上乡村产业发展。随着社会环境和村民精神需求日益变化,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与村民需求脱节,文化服务的持续性、精准供给等基础性作用体现不充分,例如,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迟缓。一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一些地方还存在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脱节的现象。乡村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乡村文化人才不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没有体现乡村特色,还不能引起村民的认同与共鸣。
  2、文化数字化助力文化传承与延续不足
  文化数字化是数字农村建设的短板。数字技术难以融入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效率不高。在建设数字乡村并推进数字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虽然数字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难以将数字化思维运用在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囿于传统的文化体制,尽管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的发源地,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针对性不强,弱化了数字化支撑乡村文化产业转型,从而使乡村文化传承与延续滞后。对网络上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进行整理,发现在文化传承方面进行相关APP或网站等数字化端口创建的情况非常少,又因数字化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故而很少有人进行浏览或下载,因而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并未取得成效。
  3、文化数字化本土人才资源相对短缺
  人才缺乏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限点之一,尤其是本土人才缺乏更是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阻碍。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针对创业创新开展调查所公布的结果得知,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的人员在2021年时有1120万人,和2020年相比提升了110万人,但仍无法满足文化数字化发展需求。因为乡村文化产业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历史性、生活性的地方文化为基础的产业形式,其数字化转型要求相关人员既要有专业素质,也要有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技术多个层次的知识,因而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及培养过程远难于一般领域。此外,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带动行业增收,但薪酬普遍低于互联网等其他行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土数字化人才流失。
  4、文化数字化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众的内在参与动机不够。公众在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中的积极性低下,未将数字技术多元创作方式以及技术本身的交互性特征给予展现。传统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偏低,公众相互间的互动感不足,所以公众文化体验感、参与感低下,必然阻碍了乡村文化传播影响力。现今,不少乡村数字平台创建方面缺乏新意,只是肤浅、零碎地对本土文化给予传播和解读,或仅通过枯燥文字描述与图像展示来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乡村文化和民俗活动进行展示,故而在效果以及情感体验方面无法让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种形势下,公众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和提升公众的乡村价值认同和归属感,那么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就难以取得实质上的成功。
  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1、把握导向共促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创新发展乡村数字文化,包括营造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