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5版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
环境、推动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文化数字化是乡村振兴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更需要管理层面把握政策方向指引,以建设数字乡村初心为使命,坚定践行文化数字化的乡村振兴发展定位。一是完善乡村数字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二是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文化数据资源安全标准和全生命周期可管可控。三是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乡村数字信息一站式服务建设。四是建立乡村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引导数字化人才向乡村流动,进一步壮大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2、优化布局共促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强则文化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是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所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总体部署,为数字乡村振兴建设提质、增效、赋能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加速文化“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共同发力,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并将现有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避免重复建设,消除“数据孤岛”现象,消弭城乡、地域、代际之间的数字文化鸿沟,让数字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乡村,用文化凝聚民心,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另一方面,对于和“三农”相关的对应数据资源应加大集聚力度,全面致力于“三农”大数据平台以及交易平台创建,使“三农”数据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使城乡数据要素流动以及融合工作得到推进,为城镇资源向乡村地区转移创造平台,达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反哺乡村的效果。并且,需提高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要素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城乡数字鸿沟被打破,为乡村振兴助力。
  3、加快融合共促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更加深入,全面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出蕴含独特乡村内涵的文化产品以及服务,为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得以实现提供动能。首先,融合传承乡村文化根脉。乡村文化蕴含于村居建筑、乡规民约、乡土艺术、传统礼俗等丰富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做好乡土记忆的守护,用公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让乡村优秀文化得到保留与传承。其次,融合增强乡村文化互动。公众积极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参与者由被动走向主动,形成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互动的见证者,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进程。最后,融合创造新业态、新场景。数字技术催生丰富、多元、个性的乡村文化消费场景,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观光、农事体验,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发展,突出地域特色,进行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使产业发展规模更宽泛,赋予乡村文化自信不一样的传播路径,确保乡村文化影响力大大提高,在促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 语
  文化振兴属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让农业农村历史文化得到准确记录,实现传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传承,促老百姓更加认同本土文化。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可赋能乡村文化传承,让乡村文化宣传推广方式更加多元,利于刺激农村旅游、电商等产业发展,使农村地区就业与人口空心化问题得到解决,让农村地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因此,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就需要将方向对准数字文化产业领域,使乡村文化产业能够借助数字技术之东风,以融合变革、创新发展、共享互通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依靠文化数字化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冬:《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载《对联》,2022(20):13-15页。
  [2]郭小曼:《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播之路径探析——以三门峡地区为例》,载《三门峡职业技术学报》,2022(03):39-44页。
  [3]赵庆旸:《数字化背景下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探索》,载《天工》,2022(26):21-23页。
  [4]付予鹏:《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研究》,载《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05):61-63页。
  [5]漆祖希:《乡村振兴视域下武陵地区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作者简介
  曾敏灵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