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6版
乡村振兴视域下“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具体化,或是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康养产业的激励和扶持作用。另外,由于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康养产业尚未纳入国家相关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及国家产业目录,很多民间康养机构性质不明确,无法享受当地优惠政策,面临投融资难的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其投入康养产业的热情。
  5、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但专业人才后继乏力
  “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和康养旅游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医护人员和康养旅游产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结构尚需完善。在医疗领域,康养医疗护理人员总量不足,医院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在康养旅游领域,高层次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资源的匮乏,难以满足火热的市场需求,这无疑降低了康养旅游的服务质量,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贵州“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1、破除体制弊端,加强组织领导
  在旧有的管理体制中,“医”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养”则是由民政部门管理,“康养旅游”归属于文化旅游部门负责。分工的精细化有利于部门各司其职,权责分明,但这也导致在以创新性思维开展创造性工作时,由于分工壁垒的存在,相关部门容易出现“各扫门前雪”的局面,创新性工作难以持续有效推动。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解放思想,突破部门体制分工壁垒,对“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卫生、民政和文旅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对接并统筹发展规划,提升“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2、确立产业标准,健全政策法规
  “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尽快确立产业建设标准,以实现“医养+康养”的高度融合。同时,在落实贯彻现行政策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对发展过程中总结的规律性工作方式要以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固定下来。对引入社会资本的法律地位、合法利益、引入方式及其程序也应予以明确的法律保障,以解决社会资本的后顾之忧。
  3、引入社会资本,增加资金投入
  我国健康养老市场空间巨大,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要迅速地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大量资金、资源和人才的注入。在加大政府投入与购买力的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进社会资本的投入,打破“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的体制障碍,简化投资程序,释放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同时,建立“健康金融”创新金融新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更优惠的信贷政策支持,全面实施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养老服务改革,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
  4、采取综合措施开发老龄健康服务人力资源
  培养老龄健康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健康需求、不同类别的健康服务特点、不同程度的业务技术要求等,开展相应的教育与培圳。同时,为缓解现阶段老龄健康服务护理人员严重紧缺的困境,可以实施分类培训、长短兼顾、层级管理等原则和策略。通过推进养老护理服务、医疗专业服务和非医疗专业服务培训相结合,高级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与满足现实需要的短期非学历师徒带教培训相结合等,为老龄健康服务培养人才队伍,提供人力资源。
  5、依托地方资源,打造产业特色
  “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凸显产业优势,开发具有医疗、养生和游览为一体的“医养+康养”体系。贵州是个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乡镇文化、生态农业、特色美食、温泉疗养、民族中医药于一体的地区。在“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贵州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突出康复医疗和保健养生的特征,发挥中医药在诊疗、慢性病管理以及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医疗康养旅游,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医院、主题疗养院、道地药材园、中医养生度假村等特色医疗康养旅游产品,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医”“药”养生为一体的“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刘允允、刘春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康养庭院模块化设计》,载《现代园艺》,2022(03):122-124页。
  作者简介
  何 鸿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卫生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王国桢 通迅作者,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