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3版
社会资本助力陕西乡村旅游案例研究
    长安唐村是西北首家中国农业公园共建单位、陕西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西安市首批田园综合体之一,也是长安区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之一。

还建设了村史广场、“二十四孝”主题文化墙,修建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广场,推动成立了乡村厨师协会、南堡寨乡贤协会等乡村组织,项目区域内的劳动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示范村、花园乡村建设等荣誉称号,为唐村项目特色文化IP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文旅产业植入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依托在地丰厚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项目形成了“一河两区”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河”为滈河十里蛤蟆滩生态农业带,目标是通过对“长安八水”之一的滈河进行生态治理提升,恢复柳青《创业史》中描述的“十里蛤蟆滩”生态水乡胜景,打造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农业种植、农耕体验、乡村创客、农文创孵化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创新升级。“两区”中的“南堡古寨乡村文旅体验区”以“诗意终南,烟火原乡”为定位,通过对南堡古寨传统农耕村落的活化,打造全国知名的唐诗田园文化和农耕乡愁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目前形成了集民宿餐饮、休闲娱乐、亲子研学、田园观光、会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两区”中的“柳青创业史教育实践基地”立足柳青书写《创业史》的皇甫村,目标是打造乡村振兴教育研学地和当代乡村创业孵化器。目前已建成开放柳青纪念公园、柳青故居、柳青文学纪念馆等主题空间,并获评“省级干部教育实践基地”。截至2023年上半年,长安唐村已完成南堡古寨乡村文旅体验区一期、柳青创业史教育实践基地一期的建设运营,与中化农业、中粮、北大荒、陕文投、陕广电、陕旅、西影等50余家农文旅企业建立战略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20余所高校形成校地合作平台。
  (三)通过“三元共建”合作模式实现乡村产业共建共享
  2021年,长安唐村的“三元共建乡村命运共同体”荣获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并入选《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案例库。长安唐村的“三元模式”是指通过在“地方政府、村集体、企业”三方间共建平台,引入优质工商资本与政府、村集体合作,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策划规划、投资融资、招商引资、基础建设、生态治理等工作。其中,“农户+村级合作社+公司”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村集体资源与工商资本的紧密结合,壮大了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获得了除日常农作固定营收之外等多重收益,如固定流转收益、一定比例的分红、合资公司务工、宅基地房产租赁等收益。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合作社,社会资本(天朗集团)与村集体合作社建立合资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及合作经营,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让村集体、村民与社会资本共同受益。截至目前,唐村项目引入农业头部企业合作建设了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4个,带动村民就业超过2000户。通过产业项目发展,孵化50余家乡村产业创新企业,吸纳当地村民及返乡大学生就业超过300人,累计带动区域村集体(南堡寨村、劳动村等)增收600万元,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每年1.5万/户,工资性收入增加2000元/人。
  (四)通过“运营前置”确保乡村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大多数“农文旅”项目具有前期资金投入量大、但回收周期长、规划建设容易、盈利难的特点。“运营前置”,就是把前期的策划规划、中期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同时一体化考虑,运营、策划、设计、建设形成闭环,是文旅产业界为解决前些年“大建设”时期众多高规格建设、无法盈利的文旅项目形成的一项新思路。具体到唐村项目中,在项目规划动工之前,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方的天朗首先抽调内部人才高配项目运营团队,这些由不同专业背景组成、实战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结合南堡寨村“进山不离城”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当地生态、历史、农耕文化资源,紧扣市场需求确立了项目的特色文化IP。“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与新唐风文旅生活方式体验地”以及“一河两区”的产业模型,并将这一文化IP和产业模型贯穿于项目的“村落规划→景观设计→建设施工→招商→运营→营销推广”的整个生命周期,确保了项目从规划到运营的每个环节处于同一语境下进行有效、无缝隙的紧密联结。长安区委、区政府通过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