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4版
社会资本助力陕西乡村旅游案例研究
    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

社会资本,一方面解决了农文旅项目前期建设资金筹措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运营前置”的产业闭环思维,为该项目在疫情三年中的逆势成长奠定了基础。开业以来唐村先后举办大西安农民节、终南梅花春光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超过80余场,接待政务调研、政企参观、学习考察、企业团建等活动3000余批次200余万人,2023年1-5月共接待入园21万人次,实现营收1300万元。
  现阶段项目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一)项目空间规划审批受限
  长安唐村作为连片规划的乡村农文旅项目,前期经过深度的调研和多轮的规划研讨,制定了有利于区域长期发展的产业规划目标。在项目实际落地过程中,因为当前乡村旅游领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审批难、推进慢等因素,对项目后续开发、产业落地、农文旅业态经营、综合配套完善形成制约。目前长安唐村面临着后续产业发展用地不足、休闲观光农业配套用地不足、停车场等综合配套用地未落实等实际困难。
  (二)项目土地手续办理滞后
  长安唐村项目开发伊始,是在废弃的南堡寨空心村的基础上进行复原修缮,村落原住民已于2003年前后集体搬迁至新村居住,原空心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在的问题是村民虽然已经整体搬迁,但是宅基地批新交旧的手续至今未办理,导致村民因老旧宅基地的赔偿问题没有解决与运营方发生一些矛盾,对项目运营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三)项目土地确权和融资难
  由于目前陕西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仍未出台相关细则,导致项目在乡村领域的产业开发无法进行像城市那样的报批报建手续,没有正规的报批报建的手续给企业寻求战略合作方带来了诸多的障碍。
  更重要的是,由于项目无法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企业在乡村区域的投资无法获得确认,导致项目方融资难度很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产权归属等问题不愿积极放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项目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农文旅项目具有前期建设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当前长安唐村项目面临的融资困难导致区域整体规划中的部分产业项目无法落地,项目所属区域内公共设施配套提升工作推进受阻,项目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休闲、体验空间无法完成开发和运营,限制了项目长远发展及其带动效应。
   对策与建议
  (一)加速“点状供地”政策全面落地,为陕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点状供地”是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建设用地不足的新型供地模式。传统的“片状供地”模式土地占用量大、容积率低、资金成本过高,“点状供地”则是将农村建设用地的边角料推向市场,具有缓解政府供地紧张、盘活土地再利用、提高投资回报率的优点,能够适应乡村旅游项目设施占地小且分散、资金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现实中社会资本下乡大多与村集体或村民打交道,不可避免的出现抵押融资困难、农户毁约等问题,“点状供地”则将边角料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公开出让,因而所建项目具有产权,避免和村民产生纠纷的问题,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可靠性。
  从各省市政策制定及实施的情况来看,自2019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文件首次提出:可探索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后,浙江、四川、广东、海南、重庆等相继推出“点状供地”的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政策。上述省市政策基本围绕“三农”领域、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主题,出台了“点状用地”的实施意见,部分省市的政策还进一步对项目点状用地分类做出指引,在实践中出现了杭州莫干山裸心堡、重庆武隆归原小镇、广州和营天下等乡村旅游项目的成功案例。因此,建议陕西加速推进“点状供地”政策全面落地,借鉴相关省份的成功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项目的用地底数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