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9版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系统挖掘与保护利用研究
承,注重形式与内容、文化与实践相结合,在人们的日常起居、文化娱乐、行为方式等方面加强文化的教化意义,将孝悌、忠义、守信、友善、勇敢、善恶、和合等中华传统美德和生活规范融入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活动等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赋予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以文化意义感和存在感,满足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渴望与寻求,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发挥传统礼俗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稳定乡村秩序的作用。
  (三)重视非遗整体性保护原则
  尽管非遗学从学术角度对非遗实施分类保护,但在实际生活中,非遗诸事项之间是相互交错组合而成的文化现象。比如上巳节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传统工艺、娱乐表演等非遗诸事项交错;人生仪式与戏曲、表演、传统工艺、礼仪知识等非遗事项相互交错。可以看出,每一个非遗文化都是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基因正是在整体性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实践中实现文化整体表达。
  按照非遗发展的文化逻辑和发展逻辑,大致来看,现有社会适应和转化情况良好的非遗事项,其适用的文化空间并未被完全破坏,具有社会普及层面的节日或仪式习俗。因此,西安的非遗保护工作应更加重视和保护传统节日、传统仪式、民间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等最适宜文化基因传承的文化土壤,将碎片和独立的非遗事项联系起来纳入到节日、人生仪式、民间信仰等文化活动中去,使它们真正的生根发芽,起到推动文化绵延、维护社会秩序和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基层组织和政府平台作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探索非遗融入文化礼堂的实践
  非遗发展要与当代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各级政府文化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组织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探索一条结合当代中国时代精神面向的文化实践“新路子”。比如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文化馆合作开设文艺公益课堂,邀请专业文艺人才、非遗传承人担任志愿者为群众授课,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行动、弘扬社会正气”为宗旨,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融入百姓生活,弘扬时代新风。或是建设地方文化馆,深入挖掘和提炼村落的历史渊源、口头故事、历史人文传说、特色风俗、家乡饮食等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家乡的文化和魅力。正是这些新文化实践探索,不断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建构非遗文化的新体系和新价值,在提升非遗文化与实践的融合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对非遗的文化认同。
  (五)融汇创新新时代文化实践模式
  依托新的大众生活方式和传播新途径,为非遗文化基因传承提供更多的实践路径和应用场景,助力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非遗馆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非遗系统性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级地方非遗馆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于一体,新型的非遗展示和阐释方式成为当代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发展点。二是推动“非遗+旅游”“非遗+国家文化公园”的深度融合。结合国家文化发展重大战略,建设非遗小镇、非遗街区、非遗村、非遗城等新业态,举办非遗购物节、乡村旅游节、文化消费推广季等作为非遗馆的延伸和补充,形式多样地将非遗文化植入旅游全要素,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推动“非遗+新媒体”融合,依托互联网、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和新科技,制作内容质量上乘的纪录片、短视频等,宣传西安非遗文化精神,讲好西安故事,推广地方文化。
  (六)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推动非遗传承人更好地传承非遗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他们不仅传承和延续的各种传统工艺、技术、知识等,也透过非遗传达传统的社会观和伦理价值观。非遗传承人不仅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实用工具、工艺技巧和产品制作的“技”,更要理解非遗内在精神的“道”。因此,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应着重加强传承人关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生活观念和精神的认识,这是非遗培训的核心和关键。非遗传承人只有深刻理解了过去和现在,将这些知识、观念、方法内化于心,才能在非遗创作中外化于形。
  注释
  [1]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何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05。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53页。
  作者简介
  郭艳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