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业,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分别有4家、6家、4家,陕西只有1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旅行社、酒店、旅游车队等企业和单位经营状况不佳,大量导游流失。旅游高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极度缺乏,难以满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四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陕西拥有一定数量的在国际和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景区,如兵马俑、华山、西安明清城墙、大雁塔、华清池、黄帝陵、黄河壶口等,但其他众多景区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总体较低。相比“好客山东”“老家河南”“江西风景独好”等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陕西在旅游宣传符号凝练还需要推陈出新。各市县(区)与景区景点也缺少与时俱进的宣传营销手段,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缺乏信息,导致大量隐性客源流失。
外省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经验
今年以来,随着文旅消费的复苏,各地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都强化了宣传促销和引流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湖南省的做法
湖南省把旅游业作为“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促就业”的优势产业来抓,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以各市轮流举办每年一次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抓手,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全省旅游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系统观念,发展全域旅游。湖南省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打造,着眼全局加强规划,避免省内各市盲目搞无序开发、粗放发展和同质化竞争。通过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实现“一地举办、全省联动”,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教育、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二是突出以文塑旅,注重融合发展。湖南省通过文化为旅游景区注入灵魂,着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和标识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如,张家界武陵源《魅力湘西》演艺以大湘西民俗文化为载体,成为张家界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之一,累计接待超千万人次观看;南岳衡山围绕“历史文化名片”做文章,策划“南岳七点半”、祝融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展现文旅相融的魅力,留住了游客。
三是突出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湖南省将独特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转化为旅游、休闲、度假等可依托的资源。如,郴州市仰天湖大草原,曾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化,成了“林城”郴州的一块伤疤。经过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9年的64%增长到目前的95%。景区高山草原露营、策马奔驰、湖畔中餐厅打卡点等纷纷“出圈”。
四突出旅游惠民,实现共建共享。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00多个行业发展。湖南省完善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让群众吃好“旅游饭”。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好、环境容量小、缺乏产业支撑的县,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进文旅、农旅融合,把“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二)洛阳市的做法
2023年,“洛阳汉服”火爆出圈,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根据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洛阳市2023年以来线上下单游客人次、总消费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132%。洛阳市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四个新”。
一是积极把握新趋势。洛阳市加快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向新文旅产业转型,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实施一批优质文旅融合项目,推动博物馆、遗址保护等展示项目充分利用,洛阳市各大博物馆借助“创意+科技”成为“顶流网红”,为传承千年历史文化找到了流量密码。
二是大力培育新业态。洛阳市重点发展了沉浸演艺、剧本娱乐、研学旅行、电竞数娱等新业态,形成一批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沉浸式文旅产品。大量的沉浸式演艺和场景,使游客由旁观者变为深度体验的参与者,极大地增强了吸引力和回头客。通过网络平台推出“线上下单、线下打卡、通关认证、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到洛阳体验沉浸式旅游。
三是探索引流新方式。洛阳市坚持把移动端作为主要传播平台,与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合作。通过“高品质内容+高频率曝光”,瞄准年轻消费群体,持续“圈粉”“引流”,不断提升城市文旅热度。借助短视频主动策划契合年轻人兴趣的话题,提升营销效果,持续形成互联网传播热点,达到了“线上做流量、线下做变现”的效果。
四是持续营造新环境。洛阳市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奖补激励政策,对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房车营地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
四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陕西拥有一定数量的在国际和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景区,如兵马俑、华山、西安明清城墙、大雁塔、华清池、黄帝陵、黄河壶口等,但其他众多景区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总体较低。相比“好客山东”“老家河南”“江西风景独好”等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陕西在旅游宣传符号凝练还需要推陈出新。各市县(区)与景区景点也缺少与时俱进的宣传营销手段,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缺乏信息,导致大量隐性客源流失。
外省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经验
今年以来,随着文旅消费的复苏,各地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都强化了宣传促销和引流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湖南省的做法
湖南省把旅游业作为“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促就业”的优势产业来抓,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以各市轮流举办每年一次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抓手,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全省旅游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系统观念,发展全域旅游。湖南省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打造,着眼全局加强规划,避免省内各市盲目搞无序开发、粗放发展和同质化竞争。通过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实现“一地举办、全省联动”,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教育、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二是突出以文塑旅,注重融合发展。湖南省通过文化为旅游景区注入灵魂,着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和标识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如,张家界武陵源《魅力湘西》演艺以大湘西民俗文化为载体,成为张家界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之一,累计接待超千万人次观看;南岳衡山围绕“历史文化名片”做文章,策划“南岳七点半”、祝融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展现文旅相融的魅力,留住了游客。
三是突出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湖南省将独特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转化为旅游、休闲、度假等可依托的资源。如,郴州市仰天湖大草原,曾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化,成了“林城”郴州的一块伤疤。经过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9年的64%增长到目前的95%。景区高山草原露营、策马奔驰、湖畔中餐厅打卡点等纷纷“出圈”。
四突出旅游惠民,实现共建共享。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00多个行业发展。湖南省完善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让群众吃好“旅游饭”。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好、环境容量小、缺乏产业支撑的县,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进文旅、农旅融合,把“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二)洛阳市的做法
2023年,“洛阳汉服”火爆出圈,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根据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洛阳市2023年以来线上下单游客人次、总消费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132%。洛阳市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四个新”。
一是积极把握新趋势。洛阳市加快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向新文旅产业转型,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实施一批优质文旅融合项目,推动博物馆、遗址保护等展示项目充分利用,洛阳市各大博物馆借助“创意+科技”成为“顶流网红”,为传承千年历史文化找到了流量密码。
二是大力培育新业态。洛阳市重点发展了沉浸演艺、剧本娱乐、研学旅行、电竞数娱等新业态,形成一批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沉浸式文旅产品。大量的沉浸式演艺和场景,使游客由旁观者变为深度体验的参与者,极大地增强了吸引力和回头客。通过网络平台推出“线上下单、线下打卡、通关认证、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到洛阳体验沉浸式旅游。
三是探索引流新方式。洛阳市坚持把移动端作为主要传播平台,与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合作。通过“高品质内容+高频率曝光”,瞄准年轻消费群体,持续“圈粉”“引流”,不断提升城市文旅热度。借助短视频主动策划契合年轻人兴趣的话题,提升营销效果,持续形成互联网传播热点,达到了“线上做流量、线下做变现”的效果。
四是持续营造新环境。洛阳市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奖补激励政策,对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房车营地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