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8版
新时代红色校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文化的同时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最后,要强化学校的红色历史教育,使红色基因走进学生的大脑和心灵。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等方式,让新时代的学生从红色校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滋养自己的身心,推动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们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体会到了红色校史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让他们的心灵和血液都受到更加深厚的熏陶。
  第三,注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活化红色基因。
  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为红色校史的传播提供很好的支持。例如,可以制作一些红色校史的微视频、PPT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培养时代新人,要遵守教育引导规律,并与新时代青年的特征密切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好、运用好校史资源,在时代新人的内心深处播撒并浇灌“红色的种子”,将其传承并激活起来。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校史资源,重视时代和科技的赋能,对多种载体、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运用,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首先,做到根据具体情况,讲好红色校史故事。组建大学生红色校史文化宣讲团,利用同辈群体的讲解和参观校史馆等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红色的种子,让同学们从展板、图片、实物,以及一个个感人的、催人奋进的学校历史故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厚重历史底蕴,丰富的实践结果,以及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进而增强同学们爱国爱校光荣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文化自觉,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使他们的红色基因得以赓续。
  其次,做到与时俱进,让红色校史资源从静态变为动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3D等,可以将校址及校史馆内的历史实物资源进行全方位、可视化、三维立体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这些静止不动的校史资料从沉睡的文件里“走出来”,变成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资源,可以营造一种生动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增强对学校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将历史实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建模,然后通过VR、3D等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开发相应的移动应用或网站,让学生可以在线或离线进行参观和学习。这样的现代科技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历史教育水平和文化软实力。
  最后,做到顺应潮流,因势而新,实现媒体的整合。在沉浸式传媒环境中,高校应注重运用“微视频”“微电影”“云课堂”等新颖的传媒手段,来宣传和弘扬高校的“红色校园历史”。充分发挥报纸、影视和视频号等媒体的媒体宣传功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生态。将融媒体工作室作为一个载体,加强内容建设,并制作一批素材丰富,生动活泼,集视频、图文、影音等为一体的红色校史短片,利用MOOC、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网络育人平台,对红色校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搭建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舆论阵地和思想家园,增强对时代新人培养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
  结 语
  目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红色校史资源的利用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校史资源,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红色校史资源真正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及教学中,是适应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推进,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载《人民日报》,2022-04-26(01)。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载《共产党员》,2021(22):4-6页。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09-11(01)。
  [4]耿化敏:《红色校史资源与中国人民大学“大思政课”建设》,载《教学与研究》,2022(5):30-34页。
  作者简介
  付阳红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正亭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