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的启示
◎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高校思政课以乐学‘习’研究”(项目编号:SGH22Y1520)
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蕴涵丰富的哲理意蕴,在对其哲理意蕴探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阐述,进而对大学生人生观三方面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正确树立和践行提出方法与策略。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拥有主体自觉意识是前提,做到明辨笃行是核心,做到惟精惟一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他还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2]因此,笔者试图对王阳明心学理论体系中“知行合一”思想内涵进行探究,进而对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新时代大学生在树立人生目的、培养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时提供思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内涵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观”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在他“龙场悟道”的次年,于1509年受邀在贵阳书院讲学时提出的。每一种思想的来源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同样,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他在批判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之上,在当时社会背景的催化下,融合其本人学识修养、人生经历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
(一)“知”与“行”的界定
王阳明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3]“知是理之灵处”。[3]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与“行”的内涵,有不同学者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赵潜等人认为,“知”是良知,本体的道德,也是指知识,对事物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事物的来龙去脉、因素构成等,即把握事情的本质。“行”,便是将“知”了解透彻后,付诸于行动,并在践行中检验“知”,升华对“知”的理解。[4]周海春等人认为,“知”是指良知,包括知识、意念、知觉或感觉;“行”是指对“良知”的行动、实施。[5]而王伟光则认为,“知”并不是指认识,“行”并不是指实践;“知”是先天存在的“良知”,“行”只不过是去实现“致良知”的一种道德行为。[6]虽然不同学者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中,“知”与“行”的内涵看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知行合一”中的“知”,即“良知”,这是无争议的。而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是“道”、是“心之本体”。王阳明说道:“良知即是天理”“心之本体即天理”“道即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3]由此可知,“知行合一”中的“知”就是指发源于内心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而“行”是对这种道德意识、思想观念的真切笃实,且带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二)“知”与“行”的关系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3]由此可见,
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蕴涵丰富的哲理意蕴,在对其哲理意蕴探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阐述,进而对大学生人生观三方面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正确树立和践行提出方法与策略。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拥有主体自觉意识是前提,做到明辨笃行是核心,做到惟精惟一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他还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2]因此,笔者试图对王阳明心学理论体系中“知行合一”思想内涵进行探究,进而对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人生观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新时代大学生在树立人生目的、培养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时提供思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内涵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观”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在他“龙场悟道”的次年,于1509年受邀在贵阳书院讲学时提出的。每一种思想的来源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同样,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他在批判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之上,在当时社会背景的催化下,融合其本人学识修养、人生经历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
(一)“知”与“行”的界定
王阳明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3]“知是理之灵处”。[3]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与“行”的内涵,有不同学者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赵潜等人认为,“知”是良知,本体的道德,也是指知识,对事物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事物的来龙去脉、因素构成等,即把握事情的本质。“行”,便是将“知”了解透彻后,付诸于行动,并在践行中检验“知”,升华对“知”的理解。[4]周海春等人认为,“知”是指良知,包括知识、意念、知觉或感觉;“行”是指对“良知”的行动、实施。[5]而王伟光则认为,“知”并不是指认识,“行”并不是指实践;“知”是先天存在的“良知”,“行”只不过是去实现“致良知”的一种道德行为。[6]虽然不同学者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中,“知”与“行”的内涵看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知行合一”中的“知”,即“良知”,这是无争议的。而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是“道”、是“心之本体”。王阳明说道:“良知即是天理”“心之本体即天理”“道即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3]由此可知,“知行合一”中的“知”就是指发源于内心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而“行”是对这种道德意识、思想观念的真切笃实,且带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二)“知”与“行”的关系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3]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