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药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场报告、参加一百场活动,使思政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使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强化。药学专业知识教授环节深挖课程内涵、融合思政元素,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药学人才培养经典案例和教学示范。对于研究生思政教育来说,首要负责人是导师,他们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给予的正确指导,使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奉献基层的意识显著增强。2020-2021年共培养高水平药学人才200余名,40%的硕士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药学毕业生迎难而上挑重担,诠释了药学人的使命担当。
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优化学科队伍结构,提升团队水平
加大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和团队的培养培育力度。注重具有学科交叉融合、医教产研协同创新视角的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和建设。聘请顶尖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开设院士论坛,提升学科水平。围绕四个面向重构学科模式,成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机械、软件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教学团队7个,兼职教授与专任教师组成学科融合的高水平导师团队。柔性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辉瑞制药等多名国内外知名教授、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了学校(学部)-学院-系三级师资培训、培养的传帮带机制,有序开展教师国内外交流、学习。
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对学院、学校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给予重点支持,包括研究生招生指标奖励、学院研究基金的倾斜等,激励他们发现并培养人才,具有获得更高层次优秀学位论文的信心和斗志。厚植“医学+X”的新医科教育理念,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学科交叉活动,不定期举行合作研究专题研讨会,创设不同学科有效对接的学术环境;探索出台教师的双聘机制,健全有利于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人员的资源分配、流动机制,强化跨学科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实行双导师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推进产教融合
实行导师指导和课题组集体指导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部分研究方向推行课题组集体培养模式,课题组内多位导师参与指导,定期召开组会,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推进课题研究,有助于对研究生全方位地指导。以药-理、药-工、药-管学科交叉为基础,拓展双导师培养模式,聘请一批企业、医院等合作导师,积极提高校外合作导师的教学能力。建设校企融合“菁英班”,校企双方导师密切协作配合,增强沟通交流。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分段式培养的模式(学校-理论;企业-实践)。[4]探索建立由医药学专家与工科专家共同参与的联合导师小组,共同协作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由导师小组共享,在交叉融合若干方向点上,努力实现人才共享、平台共享和资源共享。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校企创新平台及合作项目为支撑,推进产教融合。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注重科研能力培养
针对医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分别与知名药企如步长、杨森等共建13个实践基地,建成集课程教学、实践培训、能力培养、支撑平台等为一体的实践创新育人体系。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立药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创新驱动研究平台,以实体研究院为支撑进行资源会聚和学科交叉,建成科教研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平台。
打造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陕西省卫生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药品安全与政策研究中心等国家、省部、校级跨学科研究平台,近十年来与学校机械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研究院等开展了深入的学科交叉合作,成为培养跨专业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加强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以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撑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公共实验平台优势,推进科研仪器、科研信息等开放共享。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孵化科技创新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博士研究生“交叉培养”项目等跨学科联合研究专项,大力推进药医工交叉融合。“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近两年研究生参与“医药智能分析系统与装备研发”重大产业化项目和“白葛胶囊”新药研发项目,参与药企合作课题26项,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了校-部-院三级垂直管理体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源质量、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及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较为严格的导师遴选及培训体系。学院构建专家督导组,对药学研究生学位申请预答辩、学位论
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优化学科队伍结构,提升团队水平
加大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和团队的培养培育力度。注重具有学科交叉融合、医教产研协同创新视角的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和建设。聘请顶尖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开设院士论坛,提升学科水平。围绕四个面向重构学科模式,成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机械、软件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教学团队7个,兼职教授与专任教师组成学科融合的高水平导师团队。柔性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辉瑞制药等多名国内外知名教授、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了学校(学部)-学院-系三级师资培训、培养的传帮带机制,有序开展教师国内外交流、学习。
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对学院、学校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给予重点支持,包括研究生招生指标奖励、学院研究基金的倾斜等,激励他们发现并培养人才,具有获得更高层次优秀学位论文的信心和斗志。厚植“医学+X”的新医科教育理念,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学科交叉活动,不定期举行合作研究专题研讨会,创设不同学科有效对接的学术环境;探索出台教师的双聘机制,健全有利于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人员的资源分配、流动机制,强化跨学科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实行双导师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推进产教融合
实行导师指导和课题组集体指导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部分研究方向推行课题组集体培养模式,课题组内多位导师参与指导,定期召开组会,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推进课题研究,有助于对研究生全方位地指导。以药-理、药-工、药-管学科交叉为基础,拓展双导师培养模式,聘请一批企业、医院等合作导师,积极提高校外合作导师的教学能力。建设校企融合“菁英班”,校企双方导师密切协作配合,增强沟通交流。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分段式培养的模式(学校-理论;企业-实践)。[4]探索建立由医药学专家与工科专家共同参与的联合导师小组,共同协作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由导师小组共享,在交叉融合若干方向点上,努力实现人才共享、平台共享和资源共享。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校企创新平台及合作项目为支撑,推进产教融合。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注重科研能力培养
针对医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分别与知名药企如步长、杨森等共建13个实践基地,建成集课程教学、实践培训、能力培养、支撑平台等为一体的实践创新育人体系。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立药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创新驱动研究平台,以实体研究院为支撑进行资源会聚和学科交叉,建成科教研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平台。
打造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陕西省卫生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药品安全与政策研究中心等国家、省部、校级跨学科研究平台,近十年来与学校机械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研究院等开展了深入的学科交叉合作,成为培养跨专业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加强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以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撑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公共实验平台优势,推进科研仪器、科研信息等开放共享。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孵化科技创新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博士研究生“交叉培养”项目等跨学科联合研究专项,大力推进药医工交叉融合。“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近两年研究生参与“医药智能分析系统与装备研发”重大产业化项目和“白葛胶囊”新药研发项目,参与药企合作课题26项,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了校-部-院三级垂直管理体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源质量、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及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较为严格的导师遴选及培训体系。学院构建专家督导组,对药学研究生学位申请预答辩、学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