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8版
新时代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到西林县那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农小队”因地制宜打造微菜园。

大,组成大都是年纪轻、经验少、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的党务工作队伍,在指导和教育学生党员时比较稚嫩。此外,高校关于基层党务工作的培训笼统且少,很难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很多年纪轻、经验少的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提不上去,开展党建工作很吃力。最后,作为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很多非医学专业出身,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模式的认识还不是很好,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很难具体分析,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
  (五)医学院培养学生党员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党员培训路径主要集中在入党前的基本培训,不够深入到医学生党员日常习惯培养,培养方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紧紧贴合医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规律。学生党支部作为培养医学生党员的重要抓手,组织的活动内容比较欠缺和多流于形式,使医学生党员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起不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G省Y医学院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路径及对策
  医学院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医学生党员借助党支部、学生组织、班级等校园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这些载体具有约束和规范性,并且本身具有自我管理、党性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特点,在发挥医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和提高医学生党员自身素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3]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标准》中明确规定,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的驱动力,也是大学生的成长伙伴和学生事务的落实者。[3]在倡导优良的班风、校风和学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学校稳健发展的轨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重大会议、活动或纪念日等期间,党支部会依照学校的具体情况,策划多种教育活动。G省Y医学院运用双周三的“三三三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各种措施,确保每个医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习。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二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对教育政策和教育热点进行专项研究,以此提升党员的政治意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意识。例如:对于G省Y医学院的学生党员,鼓励他们开展微型党课,成立党史知识传播团,以及提供志愿义诊服务等活动。这样不仅赋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也能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融入到个人成长中,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以及被人信赖的接班人。在党支部进行集体活动时,对在校党员和实习党员进行了差别化的管理和教育,并利用“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型网络媒体创立党员教育平台,确保在校党员、实习党员以及毕业班的求职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常规性的意识教育。
  (二)持续巩固班级管理党团建设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班级构成了学生党性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核心组织平台。”这个平台为学生党员进行自治管理和展现自我才华,创造了一条途径。[4]通过访谈G省Y医学院多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深辅导员发现,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绝大多数学生干部都是学生党员,他们的学业成绩同样出色。同时,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党员,让他们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践行文明礼仪,提高集体荣誉感。在这种氛围中,个人与集体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党性教育功能,推动学生党员全面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支部建在班上”和“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高校党建工作目标后,学生党支部与班级的融合更加紧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展示才华、提升自我形象的机会。班级与党支部分工明确,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主题班会和其他活动将拓展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