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爱的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可以使高职学生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高职学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很高,但是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文化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家国情怀,从而使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比如:我们可以引导高职学生感悟和继承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使高职学生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进而了解今后要到哪里去,让新时代高职学生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三)有助于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各国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政治素养、政治本领,有助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精神面貌饱满、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语,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展望,提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时代高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厚植家国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意识不够深厚
当前,新时代高职学生正处于最好的年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受到网络、周边环境等影响,不少高职学生仍然漫无目标、精神空虚,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攀比之风兴起,导致理想信念缺失、家国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一是高职学生生理成熟但心智尚未成熟,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是00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渥,缺少挫折、困境的磨炼,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且比较重视个人得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抗心理,从而导致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不强。二是社会对个体的评价趋于功利化,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观、就业观等方面展现出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产生了只学有用的、只做有益于自身的情况,这与家国情怀的培育产生了冲突。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变得更快,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的兴起,使得短视频替代了原本的深度阅读,导致高职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下降、系统学习的意愿减弱,对于国内外大事和历史发展脉络仅仅只是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的理解,削弱了高职学生主动接受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
(二)家庭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缺位
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家庭作为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之一,其教育力量略显薄弱。一是家长对高职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薄弱,高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如何提高子女的成绩、如何给予子女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于家国情怀的教育不多。二是家风建设不到位,部分高职学生的家长本身没有树立好的榜样,没有真正将“小家”与“大家”联系在一起,没有真正将家庭建设成为家教好、家风正的健康细胞,给子女灌输了金钱至上、成绩至上等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的功利心增强,家国意识淡薄。三是家庭沟通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家长在子女小的时候将精力放于各类学习、考试以及培训,上大学后只能通过偶尔的电话、放假时间进行沟通,这使得高职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不强,进而难以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甘于奉献的情感。
(三)高职院校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效果对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有直接影响。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功利性的现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学生的家国意识不够强。二是高职院校未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的氛围,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但是真正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较少,真正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多,且部分高职院校举办家国情怀相关的文化活动仅仅只是满足于做过了而不是做好了,导致家国情怀培育成效不明显。三是部分教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不足,部分教师仅仅满足于上好自己
(三)有助于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各国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政治素养、政治本领,有助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精神面貌饱满、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语,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展望,提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时代高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厚植家国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意识不够深厚
当前,新时代高职学生正处于最好的年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受到网络、周边环境等影响,不少高职学生仍然漫无目标、精神空虚,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攀比之风兴起,导致理想信念缺失、家国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一是高职学生生理成熟但心智尚未成熟,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是00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渥,缺少挫折、困境的磨炼,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且比较重视个人得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抗心理,从而导致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不强。二是社会对个体的评价趋于功利化,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观、就业观等方面展现出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产生了只学有用的、只做有益于自身的情况,这与家国情怀的培育产生了冲突。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变得更快,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的兴起,使得短视频替代了原本的深度阅读,导致高职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下降、系统学习的意愿减弱,对于国内外大事和历史发展脉络仅仅只是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的理解,削弱了高职学生主动接受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
(二)家庭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缺位
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家庭作为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之一,其教育力量略显薄弱。一是家长对高职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薄弱,高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如何提高子女的成绩、如何给予子女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于家国情怀的教育不多。二是家风建设不到位,部分高职学生的家长本身没有树立好的榜样,没有真正将“小家”与“大家”联系在一起,没有真正将家庭建设成为家教好、家风正的健康细胞,给子女灌输了金钱至上、成绩至上等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的功利心增强,家国意识淡薄。三是家庭沟通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家长在子女小的时候将精力放于各类学习、考试以及培训,上大学后只能通过偶尔的电话、放假时间进行沟通,这使得高职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不强,进而难以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甘于奉献的情感。
(三)高职院校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效果对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有直接影响。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功利性的现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学生的家国意识不够强。二是高职院校未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的氛围,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但是真正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较少,真正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多,且部分高职院校举办家国情怀相关的文化活动仅仅只是满足于做过了而不是做好了,导致家国情怀培育成效不明显。三是部分教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不足,部分教师仅仅满足于上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