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3版
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
  我采访时,主人公——山阳县王阎镇干部、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采访那天是个礼拜六,我和他的妻子女儿谈了一个上午,他妻子说到,昨天她还下意识的给李长庆打电话了。我认为这个情节很感人,同时这样写也能显得时效性更强一些,所以把它作为稿件的开头。
  三是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我们常说通讯要有血有肉,“血”是精神,“肉”就是细节。充满细节的文章,是最打动人的。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不以为然,认为都是小事,没有啥可说的,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时候,如果你不问,采访对象是不会再详细讲的。所以,遇到有价值的线索,记者就要迅速捕捉住,寻根问底,问得越详细越好。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其实就来自于我采访时听到的一句话。
  “‘一到下雨,余校长就带着我们背娃们过河。’这是我在采访西乡县骆家坝乡中心小学校长余红斌时,学校的一位老师偶然提到的一句话。
  我当时就感到,这是一条特别有价值的线索。为什么要背?怎么背的?都有谁背?我专门就这件事做了详细采访,把整个过程了解清楚。
  大山深处的教师们背起大山里的孩子们,任凭雨水打湿衣襟,步履坚定地向着河对岸走去。每当他们背过去一个学生再返回来背另一个时,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耳边回响起校长余红斌的那句话:‘小学是孩子们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这些孩子是大山的未来,我们肩负的是大山的希望。’
  余红斌,用他山一般的脊梁驮起大山的希望。”
  ——《余红斌:驮起大山的希望》
  我认为,这是最能展示余红斌精神的一个情节,所以,我用它来作为这篇通讯的结尾,也作为点题之笔。
  四是在采访中,要讲究提问技巧。我总结,要注意做到“五要”。
  1、要准备充分,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比如,采访专家学者,提问就要专业一点;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层次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要有耐心;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要想办法引导他们回到正题。同时,事先多拟些题目,避免采访中出现“冷场”。
  2、要问具体、简洁明了。类似于“请你谈谈感想”“你幸福吗”的问题,尽量不要提,因为太宽泛的问题,对方往往不知从哪里回答,只能说“好得很”“高兴得很”“激动得很”之类的话,这样呢,很快就把天儿给聊死了。还不如把问题具体化,换成“你那天几点去的?都看到了什么?”
  3、要亲切自然,尽量口语化。比如你问他:“你认为办养老院的意义是什么?”还不如直接问他“你觉得养老院的伙食咋样?”
  4、要避免触及被采访者心灵的伤痛。比如:面对父母离异的孩子,你去问:“你想妈妈(或爸爸)吗?”这显然就不合适了。
  5、要寻找引发情感的导火索。
  举个例子,在采访任长霞的丈夫时,新华社记者朱玉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向您表示慰问,希望您节哀顺变。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您为了家庭,承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任长霞的丈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知道碰上一个理解他的人,话匣子才慢慢打开。
  这其实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朱玉首先就是从精神上接近任长霞,以一个同龄人、一个对事业同样有追求的女性,去理解任长霞。
  对典型人物的采访,我们绝不能为了采访而采访,而是要带着感情,真正把自己融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所想,只有这样,才能谈出一些比较朴实,反映真情实感的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总之,采访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学习。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慢慢地体会,慢慢地积累,反复地揣摩,就一定会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朱莉莉:《浅谈人物报道中的采访技巧》,载《记者摇篮》,2020(10):81+82页。
  [2]张严平、田刚:《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载《北京日报》,2005-6-4(01)。
  [3]任宝旗:《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新闻爱好者》,2011(3):97页。
  [4]陈晓霞:《要感动读者必先感动自己》,载《成都日报》,2005-11-25(08)。
  [5]朱玉:《人物报道“一支笔”》,载《今传媒》,2010(6):91页。
  作者简介
  张 军 《当代陕西》杂志社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物通讯,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