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的乡村振兴价值研究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能够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实现乡村振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包括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特色减贫等七条“之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了许多有力措施,各地也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样板,取得了丰富经验和阶段性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
荀子思想与乡村振兴的契合
作为战国后期集百家思想之大成者,荀子十分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富国裕民思想,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治国方略。其中的富国观、自然观、人性观、政治观、裕民观等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富有启发意义,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一)荀子富国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契合
发展经济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荀子提出重农、兴商、分工等“强本节用”思想。他认为应注重发展生产,正确把握生产时机,强调“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重视工商业价值,要求“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主张社会分工,“农夫”“工匠”“商贾”等各安其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荀子富国观与乡村产业振兴是契合的,对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阵地,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根植农业农村、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促进三产融合不断提质扩容,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二)荀子自然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契合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是荀子自然观的显著特点。他用“天行有常”指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用“节用御欲”“与天地参”“顺天应时”“以时禁发”要求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用“天人之分”指出自然与人为的不同,破除天道迷信崇拜,进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观点,肯定了人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荀子的自然观与乡村生态文明是契合的,只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3]
(三)荀子人性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契合
荀子认为人性“本始材朴”,既有向善的可能性,也有向恶的可能性,而现实容易导致“人性趋于恶”。由此,荀子特别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学不可以已”的教化学习实现“文以化人”“人文化成”,从而“所积而致圣人”;同时,他还主张通过“虚壹而静”洞察事物本质,“善假于物”提高科技水平。荀子人性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契合的,为乡村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受市场经济和封建、愚昧思想残余影响,乡村思想道德出现了一定的滑坡。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4]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荀子政治观与乡村治理体制的契合
荀子继承儒家仁义、礼治思想,同时又吸取法家法治思想,提出“隆礼重法”政治观,强调“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一方面,要用礼治教导民众讲道德,用德治提高百姓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惩治不法行为,达到“刑以防其奸”的效果。只有“礼法并施”,才能实现真正的太平。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观与乡村治理是契合的,“礼法并重”对于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重要启示作用。只有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发挥好法治的强制作用和德治的“润滑剂”作用,才能保证乡村自治,促进治理有效,“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5]
(五)荀子裕民观与乡村生活富裕的契合
“王者富民”是荀子经济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富国”和“富民”是统一的,提出了“上下俱富”观点,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要求节用裕民、开源节流、轻徭薄赋。首先要制定好富民政策,注重可持续发展,“裕民以政,善藏其余”而“使民殷富”;其次要通过开源节流增加百姓财富、减少浪费;最后要轻税薄敛,通过轻税、平征、省敛、相征等减轻民众负担。荀子裕民观与乡村生活富裕是契合的,这些思想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出发点,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决防止两极分化”[6]都具有多重启发价值。
荀子思想促进乡村振兴的借鉴
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7]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积极借鉴荀子思想,按照以“产”为本促进产业兴旺,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加强德治与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和人才培养,通过礼法结合推进乡村治理,强化节用裕
荀子思想与乡村振兴的契合
作为战国后期集百家思想之大成者,荀子十分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富国裕民思想,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治国方略。其中的富国观、自然观、人性观、政治观、裕民观等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富有启发意义,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一)荀子富国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契合
发展经济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荀子提出重农、兴商、分工等“强本节用”思想。他认为应注重发展生产,正确把握生产时机,强调“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重视工商业价值,要求“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主张社会分工,“农夫”“工匠”“商贾”等各安其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荀子富国观与乡村产业振兴是契合的,对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阵地,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根植农业农村、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促进三产融合不断提质扩容,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二)荀子自然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契合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是荀子自然观的显著特点。他用“天行有常”指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用“节用御欲”“与天地参”“顺天应时”“以时禁发”要求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用“天人之分”指出自然与人为的不同,破除天道迷信崇拜,进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观点,肯定了人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荀子的自然观与乡村生态文明是契合的,只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3]
(三)荀子人性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契合
荀子认为人性“本始材朴”,既有向善的可能性,也有向恶的可能性,而现实容易导致“人性趋于恶”。由此,荀子特别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学不可以已”的教化学习实现“文以化人”“人文化成”,从而“所积而致圣人”;同时,他还主张通过“虚壹而静”洞察事物本质,“善假于物”提高科技水平。荀子人性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契合的,为乡村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受市场经济和封建、愚昧思想残余影响,乡村思想道德出现了一定的滑坡。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4]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荀子政治观与乡村治理体制的契合
荀子继承儒家仁义、礼治思想,同时又吸取法家法治思想,提出“隆礼重法”政治观,强调“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一方面,要用礼治教导民众讲道德,用德治提高百姓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惩治不法行为,达到“刑以防其奸”的效果。只有“礼法并施”,才能实现真正的太平。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观与乡村治理是契合的,“礼法并重”对于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重要启示作用。只有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发挥好法治的强制作用和德治的“润滑剂”作用,才能保证乡村自治,促进治理有效,“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5]
(五)荀子裕民观与乡村生活富裕的契合
“王者富民”是荀子经济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富国”和“富民”是统一的,提出了“上下俱富”观点,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要求节用裕民、开源节流、轻徭薄赋。首先要制定好富民政策,注重可持续发展,“裕民以政,善藏其余”而“使民殷富”;其次要通过开源节流增加百姓财富、减少浪费;最后要轻税薄敛,通过轻税、平征、省敛、相征等减轻民众负担。荀子裕民观与乡村生活富裕是契合的,这些思想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出发点,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对于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决防止两极分化”[6]都具有多重启发价值。
荀子思想促进乡村振兴的借鉴
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7]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积极借鉴荀子思想,按照以“产”为本促进产业兴旺,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加强德治与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和人才培养,通过礼法结合推进乡村治理,强化节用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