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实践与启示
取多项措施。北京燕园集团除了与秦创原在教育领域展开合作,在医疗领域也成立了燕园生命科技孵化基地,投资建设燕园国际(专科)医院、燕园生命科学中心等,为新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与服务。新区十分重视群众的需求,持续推进“名医院+”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陆续建成投用多所医院,其中包括三级甲等医院9所,共提供床位10510张。[10]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
4、发展配套服务,打造智慧新城
坚持产业兴城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配套服务。为建设成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和生态田园新城,西咸新区始终坚持“发展城市靠人民,建设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人民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城市规划方面制定了多条规定,对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等做出科学详细的要求。《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2022)》从居民建筑、产业载体建筑、城市公共设施等角度提出了品质标准,创新打造居民“15分钟生活圈”,完善建设休闲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新区内居民生活品质大大提高。泾河新城的“茯茶产业”带动形成了“茯茶镇5A级景区”,经过不断改造,现已成为周边居民以及全国人民的休闲游玩胜地。同时,借助茯茶产业的发展,“百亿级茯茶产业链”也已成为西咸新区的核心产业链,为城市发展与品位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绿化方面,西咸新区不仅为居民住宅区域、城市公共道路、休闲运动区域增加绿化面积,还不断提高各产业园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化项目数量和绿道建设面积数量持续增多,秉承经济进步与生态建设齐驱并驾的发展理念。同时,新区还对城市水系进行升级改造。全区共有3条主要河流、6条城市水系、9个大型水面、18个湖泊湿地,对此管理部门采取了“湖长制”与“市民河长”制度,专人负责精准对接,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治理;依托水域资源,开发了昆明池、沣东沣河生态景区等水利景观,为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胜地,并向建成“绿色城市”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现已形成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结合自然与人工,积存、渗透和净化天然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截至2023年前5个月,西咸新区共推广海绵城市101万平米,绿色建筑184万平米、占新建城镇民用建筑比例100%,装配式建筑135万平米,新建综合管廊5公里、累计达137.73公里。[11]在推进产业建设的过程中,西咸新区持续提高城市配套服务,为人民生活打造了舒适的智慧新城。
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经验启示
作为中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十年间西咸新区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蕴含的成功经验是国家级新区建设和创新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规划为统筹,谋篇布局
国家级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城市规划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西咸新区以规划为统筹,致力于实现谋篇布局。通过总体规划,新区明确了自身定位和目标方向,详细分析了区域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实现设立的初衷。新区对城市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促进了二者的协调发展,对招商引资的详尽规划,实现了商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各产业的百花齐放。
西咸新区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了产业发展对区域进步的带动。产业兴城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准重点支柱产业方向,新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强化产业链配套并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推动新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和新兴产
4、发展配套服务,打造智慧新城
坚持产业兴城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配套服务。为建设成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和生态田园新城,西咸新区始终坚持“发展城市靠人民,建设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人民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城市规划方面制定了多条规定,对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等做出科学详细的要求。《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2022)》从居民建筑、产业载体建筑、城市公共设施等角度提出了品质标准,创新打造居民“15分钟生活圈”,完善建设休闲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新区内居民生活品质大大提高。泾河新城的“茯茶产业”带动形成了“茯茶镇5A级景区”,经过不断改造,现已成为周边居民以及全国人民的休闲游玩胜地。同时,借助茯茶产业的发展,“百亿级茯茶产业链”也已成为西咸新区的核心产业链,为城市发展与品位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绿化方面,西咸新区不仅为居民住宅区域、城市公共道路、休闲运动区域增加绿化面积,还不断提高各产业园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化项目数量和绿道建设面积数量持续增多,秉承经济进步与生态建设齐驱并驾的发展理念。同时,新区还对城市水系进行升级改造。全区共有3条主要河流、6条城市水系、9个大型水面、18个湖泊湿地,对此管理部门采取了“湖长制”与“市民河长”制度,专人负责精准对接,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治理;依托水域资源,开发了昆明池、沣东沣河生态景区等水利景观,为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胜地,并向建成“绿色城市”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现已形成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结合自然与人工,积存、渗透和净化天然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截至2023年前5个月,西咸新区共推广海绵城市101万平米,绿色建筑184万平米、占新建城镇民用建筑比例100%,装配式建筑135万平米,新建综合管廊5公里、累计达137.73公里。[11]在推进产业建设的过程中,西咸新区持续提高城市配套服务,为人民生活打造了舒适的智慧新城。
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经验启示
作为中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十年间西咸新区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蕴含的成功经验是国家级新区建设和创新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规划为统筹,谋篇布局
国家级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城市规划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西咸新区以规划为统筹,致力于实现谋篇布局。通过总体规划,新区明确了自身定位和目标方向,详细分析了区域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实现设立的初衷。新区对城市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促进了二者的协调发展,对招商引资的详尽规划,实现了商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各产业的百花齐放。
西咸新区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了产业发展对区域进步的带动。产业兴城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准重点支柱产业方向,新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强化产业链配套并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推动新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和新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