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羌年:云朵上的民族纳吉纳鲁
羌山祭祀

羌山祭祀

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据明末学者顾炎武考证,羌族释比“推算日月蚀及甲子建除,毫厘不差。大率以十月为一岁”。也就是说,羌历以十个月为一年,一月三十六天,余下五天为过年,合计三百六十五天。
  而据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影像方志·北川篇》介绍,清康熙以前,羌年的日期是以羌历计算。康乾盛世,成都地区的农业手工艺蓬勃发展,所处川西门户距离成都较近,大批羌族男女会在羌历年之后的农闲时节,前往成都平原务工。由于生计方式改变,以汉农历计算的羌年开始出现在羌族文化中,人们逐渐将农历十月初一汉民族的寒衣节作为羌历新年。清朝末年,随着国力衰退,羌年文化也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浪花中。
  现代羌族所过的新年,是三十多年前才恢复的。1980年代中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羌历年逐渐被重新提及。1986年十月初一,“首届在京羌族同胞‘羌历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1987年,北京、成都等地羌族同胞自发开展“日麦节”(羌历年)活动。1987年农历十月初一,四川省民委在成都举行了庆祝羌年大会。1988年,茂县、汶川、理县、北川4县联合举办了为期四年的“日麦节”活动。从这一年起,该活动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为羌族同胞的法定年节日。
  羌族人主要生活的区域多在海拔1000-2500米之间的中山向低山过渡的区域,十月初一正好是羌族秋收的时节。羌年在羌语中也被当地人称为日麦节、日美吉或者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有的地方从十月初一开始,持续三至五天,有的地方则会持续到十月初十。
  在羌族释比经典《木姐珠》中有一个传说:天神木比塔的幺女儿木姐珠,执意下凡与羌族青年斗安珠结婚。临行时,父母给了树种、粮种和牲畜作陪奁。木姐珠来到凡间后,很快繁衍了人类,所种的树木骤然成林,粮食丰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父母恩泽,便在秋收后把丰收的粮食和肥壮的牲畜摆放在原野上,向上天祝祷。从此,羌历年就成为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
  至于“过小年”的叫法,有一说羌族是在冬至节前后过年,为了和汉族的春节相区别,就称为过小年。有学者认为这是在汉族春节逐渐取代羌历年的过程中,羌民仍然留恋过去节日的表现。因羌历年的消失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一年分为十个月的特殊历法逐渐消失后,虽还有关于民族节日的记忆,但具体日期却渐渐模糊了,只能说个大概时间。
  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
  还有人说,古羌族过年就是赶牛王会。当地传统习惯中,农历十月初一确实要祭祀牛王菩萨。但祭祀牛王并不是庆羌年活动的主题,只是恢复后的羌年确定在农历十月初一,和汉族的牛王会撞期而已。
  祭山神
  2013年11月,摄影师黄琦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拍摄了一组《羌年祭山神》的摄影作品,获得第九届民俗摄影协会节庆活动类记录奖。
  此时的“羌年”作为人类的记忆,在2006年被四川省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理县、茂县、汶川县申报的“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2009年,“羌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9年开始,国家财政每年对经由中国和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