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年:云朵上的民族纳吉纳鲁
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庆祝羌年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的20名羌族民众公认、提名的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实施资助,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专心于羌年的传承。
根据规划,汶川、理县、茂县在各自辖区的乡镇,北川在新县城,都要建立羌年文化传习所与博物馆。羌年传承机制将由羌年活动相关社区的文化部门制定和完善,并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由释比和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传授者,广泛吸收羌族各年龄段的民众学习,定期在羌年文化博物馆进行活态展示,这样就有了随时可了解和认识羌年文化遗产的平台。
从保护的内容看,祭祀山神是羌年节庆最核心的部分。羌人会以各种形式祭祀祖先和天神。“天人合一”是羌族人最为崇尚的理念,这种对日月山川、自然万物、乡土和祖先的尊重与崇拜,在羌年这一仪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的古代经典《说文解字》中,对羌字的解释是:“羌,西戎牧羊人也。”这个解释简单却深刻,意即古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羌人的记载,其时,羌族就已经活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几千年来,羌族人逐渐迁徙到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他们世居高山沟谷,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可见其文化传统与羊的关系尤为密切。在羌人的生活中,羊不仅仅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在羌族的古老传说中,有关于羊救羌族祖先的叙事,因此羊在羌族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羌人对羊的尊重和感激也体现在传统习俗中。羌族有名的“释比戏”表演中,就有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羊角戏”环节。羌语中,许多词汇都与羊有关。比如,“姜”在羌语中是“羊”的意思,而“姜尤”则意为“领头羊”。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羌族与羊的紧密关系,也说明羌族在古代有游牧生活的习性。
羌年的庆祝活动一般由各村寨自行组织,大体是由祭祀和娱乐两部分内容组成。祭祀也被称为还愿敬神,娱乐主要与吃筵席有关。十月初一之前,整个羌寨就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外的羌族人纷纷赶回家,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
初一上午,各村寨在寨老和释比主持下宰杀牛羊祭天神,由释比带领着族人们祭祀。释比就是祭师,他们是羌族文化的口口传播者,也承担族人的医生一职。村民们在释比的带领下,先在村口的神台献祭,焚烧纸做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的20名羌族民众公认、提名的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实施资助,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专心于羌年的传承。
根据规划,汶川、理县、茂县在各自辖区的乡镇,北川在新县城,都要建立羌年文化传习所与博物馆。羌年传承机制将由羌年活动相关社区的文化部门制定和完善,并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由释比和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传授者,广泛吸收羌族各年龄段的民众学习,定期在羌年文化博物馆进行活态展示,这样就有了随时可了解和认识羌年文化遗产的平台。
从保护的内容看,祭祀山神是羌年节庆最核心的部分。羌人会以各种形式祭祀祖先和天神。“天人合一”是羌族人最为崇尚的理念,这种对日月山川、自然万物、乡土和祖先的尊重与崇拜,在羌年这一仪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的古代经典《说文解字》中,对羌字的解释是:“羌,西戎牧羊人也。”这个解释简单却深刻,意即古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羌人的记载,其时,羌族就已经活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几千年来,羌族人逐渐迁徙到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他们世居高山沟谷,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可见其文化传统与羊的关系尤为密切。在羌人的生活中,羊不仅仅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在羌族的古老传说中,有关于羊救羌族祖先的叙事,因此羊在羌族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羌人对羊的尊重和感激也体现在传统习俗中。羌族有名的“释比戏”表演中,就有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羊角戏”环节。羌语中,许多词汇都与羊有关。比如,“姜”在羌语中是“羊”的意思,而“姜尤”则意为“领头羊”。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羌族与羊的紧密关系,也说明羌族在古代有游牧生活的习性。
羌年的庆祝活动一般由各村寨自行组织,大体是由祭祀和娱乐两部分内容组成。祭祀也被称为还愿敬神,娱乐主要与吃筵席有关。十月初一之前,整个羌寨就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外的羌族人纷纷赶回家,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
初一上午,各村寨在寨老和释比主持下宰杀牛羊祭天神,由释比带领着族人们祭祀。释比就是祭师,他们是羌族文化的口口传播者,也承担族人的医生一职。村民们在释比的带领下,先在村口的神台献祭,焚烧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