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9版
羌年:云朵上的民族纳吉纳鲁
    别样的“羌年”魅力,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涌向这片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

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等节庆活动期间进行。释比在跳羊皮鼓舞时念诵的经文,不仅有宗教信仰的内容,还反映出羌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习俗。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的羊皮鼓舞,传达着羌族人民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也诉说着羌族的文化史诗。
  而羌族人在羌年中跳的最多的则是萨朗舞,也被称为羌族锅庄。在节日、婚嫁和劳动之余所跳的是喜庆锅庄。男女相对,各成一排,拉手而舞。常由能歌善舞的老者带头,男女一唱一答,边唱边舞。当舞蹈进入快板时,男女两排相互交换位置,或众人拉手相继从别人腋下钻过,穿梭不停。动作以脚步多变、膝部颤动、腰胯扭动为基本特征。舞时动作随歌声节奏加快,最后达到高潮。舞者人数可达数十人之多,常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
  当然歌与舞是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羌人擅长舞更擅长歌。年歌是羌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古老的经典歌曲,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年歌是羌人新年祭祀的主要旋律,对促进羌族社会良性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年歌”的歌词是羌族先辈们创造出来的,体现了羌族人美好的内心世界。时至今日,其语言特征仍然保持不变。
  有歌舞自然少不了乐器,羌笛、口弦与盘铃最具代表性。一说到羌笛,人们就会想到那首著名的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也被称为羌管,是羌族独有的乐器,当今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不同于常见的横笛,其音量有限,适合男子独奏,在羌区广泛流行。羌笛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独具特色,是中国民族乐器学中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年因其独特性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当地政府也将其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了一起。从2015年开始,阿坝州开始对外宣传“热闹过羌年”;2017年,茂县、北川、汶川、理县四县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庆羌年活动;2019年,北川县举办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和“第一届羌博会”,吸引了大量游客。
  如今,在羌族聚集地,每到羌年,羌歌、羌笛、口弦、羌族多声部及羌族萨朗等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展演让人目不暇接,正成为当地旅游项目的重头戏。别样的“羌年”魅力,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涌向这片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