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屯堡人的年俗
    抬亭子

地戏。地戏在正月、七月进行,正月叫“玩新春”。地戏因演出在平地上展开得名。演出时,观众围成一个圆圈,或站或坐,演员置身其中,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演出时,演员头戴青色纱巾,身穿似古代将帅的战裙,额顶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面具,手执木制古代兵器,唱打结合。地戏声腔近似“弋阳腔”,动作有武打套路。地戏演出的剧目有《三国演义》《岳传》《五虎平南》《杨家将》等军事征战题材。
  花灯。民国《续修安顺府志缉稿》载:“唱花灯,由青年农民化装成男、女若干对,男执火扇,女则携小帕。至接者家,先由一对或两对演唱一出,配以胡琴或月琴等音乐……依次演完,最后则全班合演一出。演唱毕,主人亦酬以喜封。”花灯演出有亮灯、散帖子、出灯、参土地、参果碟、参门神、扫场等诸多程序。传统花灯用竹、木、纸为原料手工扎制,有牌灯、宫灯、八封灯、绣球灯、荷花灯、鱼灯、虾灯、走马灯等,用长竹杆挑起,内燃焟烛,作为花灯标志,演出照明,以烘托气氛、吸引观众。花灯剧目有《高腔调》《白蛇传》《柳阴记》《秦雪梅吊笑》《孟姜女寻夫》等。女角由男子扮演,“男扮女装”。表演时,男执扇、女执帕、边唱边舞,由胡琴锣鼓伴奏。词句俚俗,但往往逗得观众大笑不止。
  抬汪公。正月十六、十七、十八抬汪公,堪称屯堡人隆重的民俗节庆,较为集中的三个村寨吉昌、狗场屯、鲍屯相距不远。《安顺府志》载:“正月十七日,五官屯迎汪公至浪风桥,十八夜放烟火架,狗场屯、鸡场屯(吉昌屯)亦于十七日执事旗帜,鼓吹喧阗迎至杉树林,观者如堵……”清晨六时许,汪公庙内芒锣声起,两锣手沿街敲响,告示村民汪公将出巡。是时,将宰好肥猪佩戴红花,用腰鼓队敲打着送到汪公庙举行公祭。公祭由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村老组成的司礼班主持。村老们三天前开始沐浴素斋,典祭当天整冠更衣。在香烛纸钱的烟雾缭绕中,司礼班颂唱汪公的德政功绩。公祭毕,于庄严肃穆中恭请汪公入舆。此时,庙外戏台前,各腰鼓队、秧歌队、龙狮队、花灯队、地戏队、彩车队入场。中午时分,汪公在众首翘望中出巡了。其时,大街小巷,阳台屋顶,村边地头,人头攒动,人流似潮。出巡的汪公端坐轿中,由龙凤彩旗导引,仪仗队高举肃静回避牌、斧钺、大刀、日月、狮印、葵扇、罗伞等。每当汪公走到一户农家门前,主人家燃点鞭炮礼迎,烧起纸烛,虔诚祈祷。这家鞭炮刚停下,下一家响声又起,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抬亭子。这是正月初九九溪村举行的迎春盛会。亭子过去用人力抬走,由村中抬至离村一公里处停放,下午六点回村。亭子经过大街时,各家门口燃放鞭炮,气氛热烈壮观。是日,人山人海,除村民外,生意人一早就抢占要道场所,小食摊点星罗棋布。亭子是古装戏变种,演员化妆后,固定在一棵铁杆之上,不作表演。剧中的女性也由男性扮演。每一架亭子表现一个戏目,如“水漫金山”“吕布戏貂蝉”“三盗芭蕉扇”等,每年戏目都有轮换。
  山歌。屯堡人喜爱山歌,通常为男女对唱,可一人清唱,也可二人对唱;一人可与多人轮流对唱,也可分男女二组对唱。演唱条件最为方便。屯堡山歌本自腹中出,不用看唱本,开口就唱,你唱我和,多为即兴创作,所谓“山歌无本,全靠嘴狠”。
  过年禁忌。初一,不叫人早起,“三十夜守岁,年初一请睡”。不串门,忌扫地,忌用刀、锤、扫帚之类工具,忌把洗脸水倒在门外,忌下生米、忌烹炒煎煮生菜,忌讳动刀、动锄头、斧头等。不烧粑粑,当日饮食都在除夕之夜安排。年为岁开头,做事、言谈自然得有些忌讳,所谓“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屯堡的过年话语也别有趣味。宽慰别人说:“年到肉会来”“安步当车,晚食当肉”。自嘲则云:“有钱无钱,娶个媳妇过年”“年小十五大,做鬼也有三天假”。祝贺老人,莫过于说“轻脚手快”,腿脚灵便之意。劝和别人或告诫小孩,往往强调“大正月间”“大腊月间”,“大过年的”“大年三十”,大人“去得来得”不可过于计较,小孩不可胡闹!“年小十五大”。
   作者简介
  吕燕平 安顺学院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