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7版
新媒体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传播者。多元主体的形成,将使和美乡村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活力。
  4、和美乡村是自治、法治、德治为一体的共治之“和”
  和美乡村是以善治作保障的。要实现善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这三者相互联系,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自治,强调自我管理,通过发挥自我管理功能,为法治、德治奠定良好的主体基础;法治,侧重于外部约束,通过发挥外部约束功能,为自治、德治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德治,注重道德引领,通过发挥道德引领功能,为自治、法治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总之,自治是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制度保障,德治是乡村治理的伦理根基。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有效推进“三治融合”,才能真正发挥自治、法治、德治功能互补的最大效能,才能真正健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新媒体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角色定位
  新媒体不受时空影响,传播平台更加便捷,在传播政策主张、引导思想舆论、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三农”政策的忠实宣传者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及时准确传达党的“三农”政策,是新媒体的首要职责。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新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按照“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完整无误地宣传好、贯彻好。同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业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乡村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
  2、和美乡村的积极实践者
  新媒体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特别是微信、微博、抖音的广泛运用,新媒体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更加紧密,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通道更加便捷,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力量更加强大。要围绕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土特产品营销、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观光旅游、养老医疗等重点领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手段、更加通俗多样的形式持之以恒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3、农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农民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坚定不移维护农民利益是新媒体的重要职责。围绕和美乡村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新媒体尤其主流媒体要深入乡村扎实开展乡风民情调查,倾听农民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全面准确反映农民的意愿和诉求。对假合同、假农资、假保险等坑农、害农事件敢于“亮剑”,以“零容忍”的态度无情揭露,穷追猛打;对县乡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瞎指挥、弄虚作假、官僚主义等问题敢于发声,及时跟踪曝光,全过程反馈。让那些侵害农民利益的“害群之马”得到惩戒,让那些无所作为、不办实事的慵懒之人换岗换位,让农民群众拍手称快,心情舒畅,建设和美乡村的干劲儿倍增。
  4、乡村文明新风尚的主动引领者
  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中,新媒体应着眼凝心聚力,鼓舞士气,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发挥“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根据乡村实情和农民特点,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短视频等媒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组合成节庆活动、绿水青山、先锋模范、孝老爱亲、和谐家庭、文明村社、传统文化、移风易俗、民声民意等不同内容的版块,带着和煦的“善意”传播正能量,带着清丽的“新意”讲好乡村故事,带着满腔的“正义”弘扬新风尚,用文明新风滋养和美乡村。
  乡村新媒体运营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但目前这些“新农具”“新农活”的运用还不够顺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网络设施建设依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资源投入的影响,在农村尤其中西部偏远地区,网络设施建设依然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有些村还没有通网络,有些村虽然有了网络,但运行不畅。一些涉农网站建设粗糙,提供的信息有限,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2、传播内容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有些平台、网站和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轰动效应,便移花接木或添枝加叶,变换花样发布和推介虚假商品广告;有的则采取隐蔽的方式或挑逗性语言传播低俗淫秽图片或视频;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助网络有意识地制造、传播各种谣言,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唯恐天下不乱。
  3、应对突发事件和信息发布迟缓
  近几年,国内疫情和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地方热点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突发事件,新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在舆情发布、舆论疏导方面反应迟钝,动作迟缓,与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