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9版
田 荣 李 健 涂小红
    群众参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时也培养了68位战功卓著、彪炳史册的新中国开国将军。从马克思主义初次传播直至解放战争胜利,闽西革命群众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自始至终坚持武装斗争,并诞生了“六子参军”“红军桥”等脍炙人口的红色典故。这些闽西大地所发生的奇迹和典故,鲜明体现了闽西革命群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比信奉、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无比信心,这也正是闽西红色文化传承至今的最闪光所在。
  2、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
  闽西革命斗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听党指挥真正成为每一个党员、每一位战士在经历思想改造后发自内心、自觉坚守的政治纪律。1929年12月底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和红军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是对成员进行教育和思想引导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正确思想路线的教育。必须要坚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战士的民主政治生活。以古田会议和通过的《决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达到了全新的阶段,党的权威和组织性、纪律性、制度性得以真正确立。同样以此为标志,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得以确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得以形成,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反动势力的性质和宗旨得以贯彻和保障。从古田会议开始,在闽西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听党指挥逐渐深入每一位革命者的内心之中并上升为一种政治自觉,这是闽西红色文化传承至今的最优秀内涵。
  3、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
  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主力两入闽西,一扫此前在赣南四战失利的阴霾,势如破竹地消灭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等地方军阀势力,在稳定了革命队伍、化解了会剿危机的同时,更是划时代地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被朱德元帅赞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说井冈山的斗争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的根本转变,那么红四军入闽并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则意味着工农红军迎来井冈山之后重新走向胜利和高潮的新起点。在此之后,工农红军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三省会剿”“四次围剿”,打出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能打胜仗的威名,使闽西中央苏区疆域进入了鼎盛时期。可以说,正是从闽西苏区开始,英勇善战成为人民军队鲜明的特征和深入骨髓的作风,这既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闽西革命斗争所开创的光辉红色基因。
  4、求实创新的思想品质
  闽西红色文化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追求。在创建闽西苏区的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通过闽西的具体革命实践,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建设史上是重要创举。也正是通过闽西的实践,解决了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的核心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和新理论。还是通过闽西的实践,有效地抵制了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倾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基本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总而言之,老一辈革命家的创新精神和求实作风“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良好政治风范的源头活水”。
  闽西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高度重视以闽西红色文化为代表的诸多红色基因所独有的“铸魂育人”价值和“立德树人”意义,着力“实现红色基因载体资源与思政元素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导向上高度契合”,从而有效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持续转化、运用与弘扬。
  1、传承闽西红色文化,铸牢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之“魂”
  闽西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年轻的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具备的那种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以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追求共产主义制度为主要特征,与全体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契合,因而是洋溢着“真、善、美”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