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4版
西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发展中的社会风险点及风险防范
调整建档立卡户人员信息,但无论户籍登记是否变更,仍按易地扶贫搬迁协议确定人口数为准”的规定,造成群众新增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能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给安置区群众的增收与生活带来了负担。
  此外,安置区搬迁户人口自然增长与住房之间矛盾在不远的将来也会集中显现出来。
  (二)搬迁前后政策兑现遗留问题风险
  此类隐患主要涉及易地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定期限内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奖励、搬迁自筹资金等搬迁过程中政策兑现遗留问题,以及入住后物业管理费用减免等政策兑现问题。
  如按照西部地区某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有序搬迁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抽签分配公示后一个月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给予每户2000元搬迁奖励;两个月以内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给予每户1000元搬迁奖励。但仍有已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的群众反映,因为种种原因,搬迁奖励未能兑现。也有某县已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的群众反映,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大部分搬迁户的老房子都拆了,但是存在已经搬迁了老房子没有拆的情况。再如西部地区某省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每户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规定,某县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按人均收取自筹资金2000元、户均不超过1万元的规定执行搬迁安置,但有群众反映存在多交自筹资金的情况。
  按照西部地区某省相关政策要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原有的房屋需要拆除,由当地县(市、区)政府统一收回复垦,搬迁户在迁出地原有的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益继续有效。对于安置区群众而言,其房屋权益已经通过置换安置区的房屋得以实现,然而一部分群众原有的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归属、权益的补偿等政策仍没有明确和落实。调研中,有安置区部分群众认为自己搬迁以后,就不再享有原有的土地权益了,而且也没有从中获得补偿。
  再如,按照政策,西部地区某省从2021起连续三年对大型安置点脱贫群众的电视收视费、物业管理费和水电费给予补贴。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某县大型安置点易地搬迁户反映:当时搬迁时规定3年内免交物业费和水电费,现在搬迁进来一年,小区物业就开始收取物业费和水电费,而且价格很高,小区里业主承担不了各种费用。
  诸如此类的政策未兑现问题,往往导致安置区群众对当地政府和工作人员产生信任危机,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和心理,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并直接影响后续社区治理政策的施行。
  (三)安置区社会交往中的冲突风险
  西部地区易地搬迁安置区往往涉及多民族杂居情况。如西部地区某县县城区集中安置区共安置搬迁人口8166户31377人,占全县易地搬迁总规模的70%。易地搬迁群众中汉族1683人、白族8097人、普米族3288人、傈僳族27211人、彝族3174人、怒族318人、其他77人。在很多搬迁安置点,每个社区、每一楼栋都居住着来自不同区域的民族。大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安置区群体在新环境融合过程中或有可能出现社会交往问题。而一旦产生问题,因为容易涉及民族习俗习惯等因素,管理者在问题处理平衡上也有困难,甚至可能导致由于处理不当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在安置区有限空间下,各民族搬迁群众进行业余生活,也可能会因习惯不同导致部分问题。
  (四)安置区特殊人群服务和重点人群管理风险
  与一般社区相比,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中留守老人儿童、特困群体、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和严重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占比较高。在安置区社区治理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对这两类人群的管理服务很容易缺失或不到位,造成社会稳定隐患。
  如西部地区某县安置区青壮年多选择外出务工,由家中老人照顾儿童,长时间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学业落后等,形成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二代”的教育问题。而搬迁后老人的养老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西部地区养老模式主要是家中供养或村内供养,群众搬迁后独门独户,稍有照顾不周就会出现老人发病、生病无人照顾等状况。安置区的特困群体(主要是指体弱病残,因病、因伤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独户)占比大,他们主要依靠低保生存,如何安排好特困人群的生活问题也是维持安置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难题。
  (五)安置区社区安全隐患与风险
  西部地区安置区搬迁群众往往沿袭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安全、城区交通安全意识不高,如部分群众延续原有习惯,在室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也容易发生,由此带来的安置区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有安置区群众通过人民网留言板向某县建议:应该对搬迁老百姓做好交通教育宣传,农村又没红灯,很多老百姓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记得之前去新城就是好多人,红绿灯也不看,直接大路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缺乏安全意识。群众留言反映的此类社区安全风险确实普遍存在。此外,安置区房屋建设的安全性问题目前还未集中性呈现,但其中的隐患需要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