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6版
西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发展中的社会风险点及风险防范
  开展外出就业精准对接。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精细化程度。积极鼓励引导45岁以下公益性岗位人员外出务工,调剂使用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后空缺的公益性岗位。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产管理。符合规定且具备条件的集体资产可探索把资产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股份,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资产收益可按规定用于支持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创业就业增收、解决搬迁群众面临的突出困难等,为安置区的后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四)集中进行搬迁政策落实排查与整改
  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规定。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实现应拆尽拆,加大力度督促指导各地推进拆旧区复垦复绿进度。
  加强迁出区山林地管理。继续确保搬迁群众在迁出区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停伐补偿政策,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进城大型安置区物业、水电费减免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对进城安置户物业管理费、电视收视费、水电费进行适当减免,减免费用直接兑现给搬迁户。
  将符合条件的搬迁家庭新增人口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通过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实物方式或租赁补贴等补偿方式,解决安置区群众的住房问题。
  (五)加强特殊群体和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
  加强安置区特殊群体救治和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救助帮扶、管理稳控、教育引导、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发生个人极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由公安、司法、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矛盾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做好特殊人员管控帮教,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医保局和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继续落实好搬迁群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等政策,持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和艾滋病患者管理治疗服务。
  关注“一老一小”。当地政府要指导安置区开展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员基本信息摸排,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台账,定期开展探访等方式,精准落实关爱救助保护措施,依托并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等服务活动。
  (六)多形式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安全知识普及与宣传。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及时组织搬迁群众开展用电用气、电梯运行、食品卫生、消防等安全知识培训。对交通标识、标志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和宣讲,采用显示屏进行违章事故的滚动播放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安全素养、安全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持续开展安置区消防安全检查整治工作。着力推动解决安置区消防设施设备损坏缺失、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晰、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灭火救援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安置区消防安全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安置区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城镇安置区供排水管网、垃圾污水处理、供气供暖、公共消防等设施提档升级,加快电网增容改造、网络覆盖建设,因地制宜提升路网等级。将农村安置区水、电、路、气、通信、消防等配套基础设施纳入乡村建设行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对入户电气线路进行安全改造维护。将安置区已建成的配套基础设施纳入迁入地统一管理,落实维护管理责任。
  注释
  ①西部决策网:《“十三五”西部省份扶贫搬迁总人口达779万》,2021-05-12。
  参考文献
  [1]马静、刘金林、张茹欣:《民族地区易地搬迁群众“迁而不稳”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以广西百色市Y社区为例》,载《改革与战略》,2023(07)。
  [2]田鹏:《嵌入性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实践逻辑及反思》,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
  [3]周恩宇、王高成:《易扶安置区风险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稳定风险的一个解释框架》,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07)。
  [4]常丹:《防范和化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风险的对策研究》,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9)。
  [5]王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化解》,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1(03)。
  作者简介
  田 华 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