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8版
电子玄学对当代年轻人焦虑的影响研究
一种折磨。对于焦虑的年轻人来说,玄学是在紧绷神经中能够得着的一丝放松。电子玄学作为线上的快捷占卜算命方式,有付费和免费之分。市场产品及服务繁多,无论是求桃花的粉水晶,还是求健康平安的桃木串珠,均打着“招桃花”“保平安”等噱头吸引人们购买,以避免灾祸上身。这些是否真的能够避免坏事发生,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商家正是利用年轻人的焦虑心理,出售各种玄学产品和服务。现代社会,“内卷”成为年轻人的中心词,从出生开始要“赢在起跑线”到学业完成后的成家立业。内卷伴随着成长的每一步,意味着人们需要更加努力,考虑得更加全面,时刻紧绷着那根弦才能使自己立足于不败之地,所以当代年轻人面对着更大的焦虑和压力。面对着必须要担忧的未来,电子玄学成为了“电子精神寄托”。年轻人大多都知道这种方式并不一定真的能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但是对于在快速转变的生活中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心理安慰。所以,面对这种可以匿名宣泄的途径和窗口,面对看起来似乎非常有道理的“建议”,年轻人更容易对电子玄学“一掷千金”,也更容易被误导。
  电子玄学抓住了人们对未知的渴望和恐惧的心理,并借用这种心理进行误导消费,不仅骗取钱财,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人未来的发展。人们一旦听到对自己不利或者有威胁的话,容易感到不安和烦躁,玄学利用这种他人的“诅咒”或者恐惧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玄学结果的误导。玄学的结果看似掌握在年轻人手中,是年轻人的选择,但实际上占卜算命全然不受年轻人控制,操纵占卜的人怎么解释,年轻人就容易听信什么。操纵占卜的人掌控着全局,误导年轻人的心理,进行本不应该有的消费,甚至误导年轻人未来生活、工作的走向。曾有人借助占卜保佑自己考试顺利,不仅买了价值500元的手串,还买了价值800元的玉佩保佑自己。问其为什么相信玄学能保佑通过考试?答:“破财消灾,买个心理安慰。占卜的结果是下下签实在是太不吉利了,在考试前夕出现这种结果相信谁都会花这个钱的……”他最后没能得到玄学的庇佑,事后也很懊悔为什么会这么迷信,透支了一个月的生活费去买并没起到作用的转运道具。
  占卜师门槛极低,看几本书或者只是了解一副塔罗牌就可以“开张营业”。显然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电子玄学贩卖焦虑,刻意引导人们购买各种转运道具,以获取利益。如此,占卜师存在“诈骗”嫌疑,其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不可能具备相应的品质和能力。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所获得的建议和物品或许不仅会使自己损失财产,也会因为占卜师的刻意引导影响心情,更加增加焦虑不安的情绪。
  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电子玄学
  一方面,增强自身心理素质。年轻人遇到挫折要有积极心态,寻找正确的方法宣泄压力。如找朋友或家人倾诉,或者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严重时可以求助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玄学的解答。玄学不会有标准答案,若是积极的结果,可以借此力量积极向上面对未来;若是不好的结果,不要轻易相信,不要让自己陷入自我内耗,更不要受他人言语或恶意诅咒的影响,能帮助自己唯有自己。
  另一方面,理性看待电子玄学。电子玄学作为一种“迷信”,是一种人为可操作的活动,面对形形色色的占卜测试,年轻人要加强分辨,谨慎理性的看待。如“锦鲤祈愿”背后并不具备相应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而是混杂着多元的社会心态,既有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向往,也有对社会压力不满和抵抗,作为日常娱乐消遣即可。[5]积极的能量会帮助我们,消极的情绪和能量则会让人感到沮丧,停滞不前。面对玄学时更要脚踏实地地去真正面对生活这门“科学”,焦虑是生活中实实在在产生的,依靠玄学的力量或许可以缓解但是绝不会消除,唯有在生活这门“科学”中去解决,才能真正缓解焦虑。此外,积极支持对线上的占卜算命等电子玄学的监管,重视相关部门、APP下载平台的警告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郭霁瑶:《线上占卜如何收割焦虑的年轻人 一线城市最“迷信”?海归、高知为什么要求助占卜?》,载《中国经济周刊》,2021(21):108-110页。
  [2]孙海燕:《大数据时代焦虑泛化现象探析》,载《青春岁月》,2016(19):250页。
  [3]贝雅夫:《网络迷信:理性时代的“巫术”何以风行》,载《光彩》,2021(10):65页。
  [4]刘子萌:《中国社交网络“锦鲤”文化下的舆论风向探究》,载《新闻研究导刊》,2019(6):231页。
  [5]黄超、姜若谦、高键、吴雪莹:《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的传播过程解析》,载《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4):115-117页。
  作者简介
  吴诗欣 青海民族大学2022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