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1版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9]在这种巨变中,社会的主流意识从传统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的工具理性,导致投机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和社会地位。这种价值观影响下,青年大学生如果未能得到其他积极正面的指导,则易出现自我怀疑、精神空虚和价值观缺失的问题。
  在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多元思想文化格局中,价值虚无主义的影响需格外关注。“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精神危机”,[10]根源“在于生命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遭窒息,而导致这种抹杀和窒息的最重要的力量,就在于近代以来所形成并型塑着人们生活的种种抽象物”。[11]这里的抽象物一方面是指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消费至上、娱乐至上等抽象观念,另一方面是指奴役个体生命,剥夺个人自由和独立人格的物的力量。当一个人把与自身生命无关的“抽象物”作为追求目标时,就会沦为种种虚假意义的工具和牺牲品。
  解决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对策
  (一)家庭教育应助力青年的同一性确立
  心理学家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有诸多研究,E·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空心病”现象最为相关。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探索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探寻和认知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理想的选择和思索。E·埃里克森曾说:“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里,没有自我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12]E·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确立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主要集中在12-19岁左右。所以,青春期也就是中学阶段可能是“空心病”的早期发病期,家长要格外注意。事实上,并不是在青春期才开始对自我同一性的思考,早在幼儿时期,个体就已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感知。只是,青春期往往是第一次有自我觉察的意识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是玛西亚,创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模型。他根据E·埃里克森同一性理论中探索和投入的程度这两个主要变量,组合出四种类型的同一性状态。第一种类型是同一性确立:青少年通过积极探索,认真思索以前累积的各种关于自我及社会的认知,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和努力方向做出选择,同时坚定、积极的投入到自己选择的前进方向中。第二种类型是同一性延缓:青少年正在积极地探索中,但是对自己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尚未做出明确选择,正体验同一性困扰。第三种类型是同一性封闭:青少年没有遭受过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自我探索的条件和机会,由父母等权威人士代替个体对将来生活和目标做出选择,过早确立自己的目标,其实这是一种盲目认同。第四种类型是同一性扩散:不管有没有遭遇过同一性困扰,此类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没有做出任何探索,也不抱有任何憧憬和希望,他们没有追求的目标或价值。
  这四种类型是:其一是我积极探索和投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其二是我积极探索,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其三是我没有积极探索过,我为别人为我设定的目标而努力;其四是我没有目标,也不去积极探索。显然,第四种类型即没目标也不努力寻找的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第一种类型,我为自己的选择和梦想努力的个体最可能对“空心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其次是第二种类型,积极探索自我发展方向,寻找努力方向的个体;和第三种类型,虽然不是自己积极探索确立的目标,但是也在为既定的目标奋进。
  “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命运走向等重大人生问题的探索与追问始终根植于内心深处,处于精神需求的高级层次,这些探求关乎精神世界的格局与境界。”[13]为了让孩子对“空心病”有免疫力,父母应努力为孩子创造自由的成长环境和氛围,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自我,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青少年时期早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在这种情形下,个体会自主探寻“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基本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们就不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迷失自我。
  (二)学校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
  教育者和教育体系应去“功利化”,回归教育的“育人”属性:归还和保护学生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兴趣、选择性、自主性和快乐。教育必须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人”。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外界,更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学习对学生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回馈社会,这是教育的一个附属产品,是一个良性循环。学生为自己学的一个客观结果就是他一定会回馈社会,让社会变得更好。学生如果自己都不丰富,是没有能力为社会好,甚至有可能是破坏社会的。
  (三)整个社会应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中国处于多元文化多种思潮交织的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