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0版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咨询

心并没有充盈感和满足感,反而感觉空落落的。
  4、有很强的自杀想法。一般病程在一年以上,都不是到大学后才有的,早在青春期就开始有“空心病”的征兆。
  “空心病”现象与我们多年的大学工作经验和困惑相吻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业问题都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问题,更直接地说是心理问题。这类学生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解决“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各种问题就浮出水面,上课迟到、旷课、挂科、留级甚至退学、人际关系冲突、感情问题、沉迷网络游戏等等接踵而来。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不当的教养方式阻碍学生真实“自我”的成长
  家庭教育奠定人一生的心理基础,不当的家庭教育为孩子一生埋下“心理隐患”。“空心病”问题是时下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弊病,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资源分配和行业更迭都呈现瞬息万变和非周期性的特点。生活进入快节奏的时代,压力传导之下很多家长都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烦躁、焦虑、迷茫等问题。焦虑的家庭教育往往不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和规律,罔顾孩子的个性和天资禀赋差异,压制孩子的正常要求和兴趣追求,一味地强制孩子迎合应试教育的要求,从而忽略了孩子教育与成长的丰富性和弹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心病’其实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现象,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从动机心理[4 ]
  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来看,“空心病”属于“无动力状态”。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三种: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内部动机是专心致力于所从事之事,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有愉悦感和满足感;外部动机强调的是行动之后的嘉奖和外在评价;无动机与“空心病”的“无动力状态”类似。
  (二)功利的学校教育导致价值观缺陷
  潜心育人需要一种境界。在现有体制下,教育的工具属性取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功利化倾向以分数为导向,忽视学生的学习乐趣、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当教育者被迫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好成绩”“好排名”时,我们的教育已经偏离了初心。
  “空心病”是价值观的缺陷。青年学生身处于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体验着超级迅捷和丰富的知识狂潮,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但是拥有诸多知识和良好外部条件的青年人,疲于追求世俗上的成功,鲜少有崇高的理想和英雄主义情怀。“那些一门心思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人,才真的空心。得了这样‘空心病’的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知道感恩,没有同情心,冷血到了极致。这样的人,就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5]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学生极其精于用体制的力量来谋取个人的利益。“这样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6]
  (三)社会转型期导致的“空心”问题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空心病”现象,只有置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合理阐释其病理根源。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中,青年的精神世界必然遭受时代的困境。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催生了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变革。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产生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断裂。“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8]一方面,传统的精神体系无法适应现代的生活。另一方面,现代性的价值体系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这容易使得青年陷入矛盾、迷茫和困顿之中。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言:“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