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圈群视域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焦虑与应对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设立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助力网络育人教育。
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殿堂,更是人文与思想交流的精神圣地。因此,需要努力建设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网络文化,[6]引导高校贫困生对积极向上的文化世界敞开心扉,将文学、科学、德育、美育等文化艺术与贫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切实提高其获得感,构筑超越网络快餐文化、不良文化的精神高地,消除网络圈群带来的“心理痛点”。
3、社会层面:实现三方“网络责任”的联动
协同社会各方网络育人责任。网络育人责任应当坚持家庭成员示范、网络企业尽责、政府部门指导的协同联动三方育人机制。
第一,家庭成员做好示范作用。身教胜于言传,父母要努力塑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向上、民主的家庭氛围,用良好的家风家教涵养其心气平、心态正、心欲少的成熟人生心境。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与关爱,比如要求孩子有效利用假期,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刷视频时间;要求孩子不做“肥宅”多出门运动,父母就要带孩子一起参加锻炼。只有以身作则,而后晓之以理,才有说服力。
第二,网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网络圈群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产物,相关企业要弘扬正确价值取向,坚持依法运营。一方面,网络运营者要履行法律责任与社会义务,接受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网络产品与服务提供者要有教育与向善的理念,比如通过改进算法等技术创新手段,针对高校贫困生推送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三,政府部门做好监管指导。相关部门应及时纠偏和整治各种网络圈群乱象,督促网络产品与服务提供者加强网络管理与自查,有效解决网络生态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大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网络企业与家庭教育的育人责任倾向。
此外,在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如开放文化场所、红色基地等社会育人载体,将学校资助育人延伸到社会实践育人,做好沟通衔接、桥梁纽带作用。
结 语
高校贫困生无论是对于高校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与国家,都是一个需要关爱与帮助的特殊群体。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资助育人工作是可撬动高校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培养,对间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贯通性、全程性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融入社会生活肌体的方方面面,网络圈群文化下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更好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需要全社会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参考文献
[1]程则琳:《大学生圈群类型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2]杨雪:《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3]范栋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属初级中学为例》,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
[4]叶波:《提升乡村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正当其时》,载《中国教育报》,2023-07-27(02)。
[5]姚婧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载《中国新通信》,2023(10):125-127页。
[6]马冰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载《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41-44页。
作者简介
高先科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研究
李锋涛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药学高职教育
潘 东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殿堂,更是人文与思想交流的精神圣地。因此,需要努力建设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网络文化,[6]引导高校贫困生对积极向上的文化世界敞开心扉,将文学、科学、德育、美育等文化艺术与贫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切实提高其获得感,构筑超越网络快餐文化、不良文化的精神高地,消除网络圈群带来的“心理痛点”。
3、社会层面:实现三方“网络责任”的联动
协同社会各方网络育人责任。网络育人责任应当坚持家庭成员示范、网络企业尽责、政府部门指导的协同联动三方育人机制。
第一,家庭成员做好示范作用。身教胜于言传,父母要努力塑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向上、民主的家庭氛围,用良好的家风家教涵养其心气平、心态正、心欲少的成熟人生心境。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与关爱,比如要求孩子有效利用假期,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刷视频时间;要求孩子不做“肥宅”多出门运动,父母就要带孩子一起参加锻炼。只有以身作则,而后晓之以理,才有说服力。
第二,网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网络圈群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产物,相关企业要弘扬正确价值取向,坚持依法运营。一方面,网络运营者要履行法律责任与社会义务,接受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网络产品与服务提供者要有教育与向善的理念,比如通过改进算法等技术创新手段,针对高校贫困生推送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三,政府部门做好监管指导。相关部门应及时纠偏和整治各种网络圈群乱象,督促网络产品与服务提供者加强网络管理与自查,有效解决网络生态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大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网络企业与家庭教育的育人责任倾向。
此外,在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如开放文化场所、红色基地等社会育人载体,将学校资助育人延伸到社会实践育人,做好沟通衔接、桥梁纽带作用。
结 语
高校贫困生无论是对于高校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与国家,都是一个需要关爱与帮助的特殊群体。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资助育人工作是可撬动高校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培养,对间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贯通性、全程性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融入社会生活肌体的方方面面,网络圈群文化下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更好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需要全社会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参考文献
[1]程则琳:《大学生圈群类型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2]杨雪:《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3]范栋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属初级中学为例》,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
[4]叶波:《提升乡村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正当其时》,载《中国教育报》,2023-07-27(02)。
[5]姚婧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载《中国新通信》,2023(10):125-127页。
[6]马冰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载《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41-44页。
作者简介
高先科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研究
李锋涛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药学高职教育
潘 东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