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7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注意力听课,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存在的意义产生质疑,直接降低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第三,教师职称评审方法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出现了注重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成果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大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老师除了学校安排的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学术会议、课题研究以及论文发表等工作需要进行。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教学质量偏低,但是科研成果成绩斐然的现象出现。
  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搭建交流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思政课教师首先应明确思政课是一个依次递进的系统性工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思政课教师职能也应有所区别。目前,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交流互动不充分,对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等理解不到位,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为破解这一困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省级或者市级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可以担任思政集体备课的领头人,让不同学段的老师们,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互相讨论,共同交流优秀的教学方法、形式、经验,构建出资源共享的全新教育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有用性,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
  第二,打造课堂展示的教学实践平台。通过教学实践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与同学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广泛交流沟通,听取对自己教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除此之外,通过教学实践平台可以积极参与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比如展示课、公开课、观摩课和竞赛课等。
  第三,在当前所处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信息化、智能化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科技加入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因此,可以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教育事业构建一个超越时空的在线交流平台。该平台的存在不仅可以给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搭建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还能借助线上学习平台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
  (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配备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要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人数比例。此前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关键在于整合好教育现状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和现存教师供给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存数量和增加数量上下足功夫。”[5]为此,必须对思政课的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按照教育部1:350的要求,扩充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结构。
  第二,学校应当从自身入手,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进行精准评估,严把教师入口关,定期加强专业培训与交流学习,通过将转岗和解聘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对于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按照学校规定完成相应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教师,应将其调离原有教师岗位。要严惩师德师风方面有重大问题的教师,对于违反校纪校规与存在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采取严格的清退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他们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最佳的后备人选。因此,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加快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水平高的生力军,加强对后备储力军队伍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6]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与价值观念。
  (三)健全培训体系,助力教师成长
  贯彻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实现一体化建设,除了要均衡教师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健全师资培训体系。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统一协调的调节作用,精准布局,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没有关联的。比如,中小学教师培训一般由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教育局组织,而大学思政课教师则主要由高校或教育部组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培训质量,使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应当以政府部门为总抓手,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培训,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为基础,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大型现场培训,通过集中面授、专题研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以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主要手段,明确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时间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