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广西河池推动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业总产值超万亿元。
3、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构建与区域特色相契合、市场需求相匹配、环境承载相适应的“10+3+N”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打造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渔业、生态林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三大农业支撑产业,做好“土特产”,打响“桂字号”,做好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港优质“正”印和深圳“圳品”认定,打开广西农产品的市场销路。截至2023年底,共打造了503个“桂字号”农业品牌,14个地理标志品牌入选中国品牌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横县茉莉花茶、百色芒果品牌价值均在100亿元以上。
4、探索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动农文旅体养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形成桂林阳朔、贺州黄姚古镇、北海涠洲岛、崇左大新等四大旅游民宿集聚区,旅游民宿业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区的支柱产业。2023年上半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15亿人次,同比增长32.3%;乡村旅游收入约993.6亿元,同比增长42.2%。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登山、骑行、水上运动、航空运动、露营、汽车越野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通过“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活动、万村篮球赛、城乡万人汽排球赛带动乡村社会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开发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乡村康养等疗养休闲度假产品,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打造“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品牌,康养产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探索“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电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四季电商造节”行动,支持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鼓励农业优势产地、产品加工企业、现代电商渠道协同发展,探索冷链贮运、连锁经营、直采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截至2023年10月,全区建成电商物流服务站点约5000个,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超6000个,打造了66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柳州螺蛳粉、北海珍珠、百色芒果、融安金桔、北流百香果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形成了50多万家网络零售店和200多个千万级电商产业集群。
(三)强化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协同推进
1、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获得感
一是继续夯实住房和饮水安全。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安居梦”。开展农村供水定期排查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建设广西农村供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截至2023年10月,落实2.2亿元维护养护资金,惠及761.5万人;落实工程建设资金25.3亿元,惠及277.5万人。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深入推进“五通一平”建设。实施“三年万亿元”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农村道路、清洁能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村等基础设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同时,大力开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供电、5G网络、快递服务全覆盖。
三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四位一体”(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及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科学开展垃圾处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转)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整治农作物秸秆和畜禽鱼粪便综合利用问题,2023年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五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2023年完成11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投资2.6亿元,完成371个村落现场调研工作。
2、强化乡村治理增强农民安全感
一是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发挥村两委带头引领作用,落实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各项事
业总产值超万亿元。
3、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构建与区域特色相契合、市场需求相匹配、环境承载相适应的“10+3+N”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打造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渔业、生态林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三大农业支撑产业,做好“土特产”,打响“桂字号”,做好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港优质“正”印和深圳“圳品”认定,打开广西农产品的市场销路。截至2023年底,共打造了503个“桂字号”农业品牌,14个地理标志品牌入选中国品牌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横县茉莉花茶、百色芒果品牌价值均在100亿元以上。
4、探索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动农文旅体养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形成桂林阳朔、贺州黄姚古镇、北海涠洲岛、崇左大新等四大旅游民宿集聚区,旅游民宿业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区的支柱产业。2023年上半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15亿人次,同比增长32.3%;乡村旅游收入约993.6亿元,同比增长42.2%。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登山、骑行、水上运动、航空运动、露营、汽车越野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通过“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活动、万村篮球赛、城乡万人汽排球赛带动乡村社会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开发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乡村康养等疗养休闲度假产品,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打造“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品牌,康养产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探索“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电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四季电商造节”行动,支持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鼓励农业优势产地、产品加工企业、现代电商渠道协同发展,探索冷链贮运、连锁经营、直采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截至2023年10月,全区建成电商物流服务站点约5000个,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超6000个,打造了66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柳州螺蛳粉、北海珍珠、百色芒果、融安金桔、北流百香果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形成了50多万家网络零售店和200多个千万级电商产业集群。
(三)强化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协同推进
1、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获得感
一是继续夯实住房和饮水安全。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安居梦”。开展农村供水定期排查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建设广西农村供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截至2023年10月,落实2.2亿元维护养护资金,惠及761.5万人;落实工程建设资金25.3亿元,惠及277.5万人。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深入推进“五通一平”建设。实施“三年万亿元”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农村道路、清洁能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村等基础设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同时,大力开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供电、5G网络、快递服务全覆盖。
三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四位一体”(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及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科学开展垃圾处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转)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整治农作物秸秆和畜禽鱼粪便综合利用问题,2023年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五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2023年完成11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投资2.6亿元,完成371个村落现场调研工作。
2、强化乡村治理增强农民安全感
一是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发挥村两委带头引领作用,落实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各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