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个,涉及资金约62.76亿元,开工率达到97.5%。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新改建完善农村公路9500公里;新建农村供水工程988处、受益人口221.8万人;建成现代宜居农房2000套;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8%。
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2.5万座、普及率达到81.7%,36%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93.6%的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4县(区)获评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实施“5×3”工程,提升村庄风貌,共完成3672个村庄“三图一集”制定。结合地域特色,对传统村落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深入发掘各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有颜值、有特色、有内涵的美丽宜居村庄样板。⑤
各地紧抓机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咸阳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立足乡村面貌明显改善目标,加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促进美丽宜居示范村提质增效。
一是实施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通过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加强预警预报,抓好汛期等特殊时段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妥善安置。
二是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全市已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效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46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比例达95.43%。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共谋划2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重点项目344个,目前已开工318个,巩固提升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成果26个,促进2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提质增效。⑥
(五)专项整治突出问题,乡村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2023年10月,全省共认定乡村治理示范镇36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35个。示范镇(村)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推进陕西乡村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陕西通过数字化、网格化、积分制等方式,展开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完善乡村治理。⑦92%以上的村(社区)制定了村规民约,90%以上的村(社区)建立了善行义举榜、好人宣传栏,县级以上文明镇、村比例分别达到91%、62.3%。
深入开展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累计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2.8万人,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到86%,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的行政村分别达到46.6%、67.6%。
如咸阳市三原县,积极构建集20多项刚需业务场景于一体的数字乡村平台,大力推进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数字动能。陵前镇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陵前在线”数字乡镇平台建设,大力整合八大类55项政务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实现手机随时提交、后台限时审核、线上查看进度,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⑧
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三产融合仍需持续拓深与精准发力
第一产业农业仍占较大比例,二三产业比例相对较小,三产深度融合面临挑战。农业产业一产较大、二产滞后、三产薄弱,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为2:1,低于全国2.5:1的平均水平,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农业产业链不完善。陕西除了9条全产业链外,其他多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多以初级生产和简单加工为主,存在下游产业滞后、冷链保鲜弱、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导致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不足,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和协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显,农旅融合产业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问题。一些地方没有基于当地资源禀赋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导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难以发展,特色产业的独特性不明显。农旅融合产业呈现“同质化”发展现象。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雷同”较多,一些地区同质化发展导致区域特色难以凸显。目前关中地区大约有60家仿古建筑村落,多效仿袁家村,缺乏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在乡村旅游市场中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建设需尽快补齐短板
陕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尚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一些村庄公路覆盖不全、建设标准低、抗灾能力不足,且“重建设、轻养护”,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天然气、通讯网络、百货超市、电商物流等基本生活设施尚未完全延伸到村级,一些乡村尚未配备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务资源。个别地区缺乏村庄规划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一定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和城市居民对乡村
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2.5万座、普及率达到81.7%,36%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93.6%的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4县(区)获评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实施“5×3”工程,提升村庄风貌,共完成3672个村庄“三图一集”制定。结合地域特色,对传统村落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深入发掘各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有颜值、有特色、有内涵的美丽宜居村庄样板。⑤
各地紧抓机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咸阳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立足乡村面貌明显改善目标,加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促进美丽宜居示范村提质增效。
一是实施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通过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加强预警预报,抓好汛期等特殊时段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妥善安置。
二是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全市已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效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46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比例达95.43%。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共谋划26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重点项目344个,目前已开工318个,巩固提升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成果26个,促进2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提质增效。⑥
(五)专项整治突出问题,乡村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2023年10月,全省共认定乡村治理示范镇36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35个。示范镇(村)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推进陕西乡村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陕西通过数字化、网格化、积分制等方式,展开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完善乡村治理。⑦92%以上的村(社区)制定了村规民约,90%以上的村(社区)建立了善行义举榜、好人宣传栏,县级以上文明镇、村比例分别达到91%、62.3%。
深入开展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累计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2.8万人,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到86%,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的行政村分别达到46.6%、67.6%。
如咸阳市三原县,积极构建集20多项刚需业务场景于一体的数字乡村平台,大力推进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数字动能。陵前镇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陵前在线”数字乡镇平台建设,大力整合八大类55项政务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实现手机随时提交、后台限时审核、线上查看进度,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⑧
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三产融合仍需持续拓深与精准发力
第一产业农业仍占较大比例,二三产业比例相对较小,三产深度融合面临挑战。农业产业一产较大、二产滞后、三产薄弱,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为2:1,低于全国2.5:1的平均水平,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农业产业链不完善。陕西除了9条全产业链外,其他多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多以初级生产和简单加工为主,存在下游产业滞后、冷链保鲜弱、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导致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不足,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和协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显,农旅融合产业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问题。一些地方没有基于当地资源禀赋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导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难以发展,特色产业的独特性不明显。农旅融合产业呈现“同质化”发展现象。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雷同”较多,一些地区同质化发展导致区域特色难以凸显。目前关中地区大约有60家仿古建筑村落,多效仿袁家村,缺乏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在乡村旅游市场中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建设需尽快补齐短板
陕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尚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一些村庄公路覆盖不全、建设标准低、抗灾能力不足,且“重建设、轻养护”,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天然气、通讯网络、百货超市、电商物流等基本生活设施尚未完全延伸到村级,一些乡村尚未配备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务资源。个别地区缺乏村庄规划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一定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和城市居民对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