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8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生逻辑与实践要求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逻辑,并从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补齐现代化短板的需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4]尽管这些研究理论视角各不相同,但这些理论思考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有启发意义的:两者之所以能衔接,一定存在逻辑上的共通性,而如何去阐释、领会两者之间的共通。除了既有的理论研究之外,站在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角度去理解两者间的内在关系,应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从实践意义上看,尽管学者们也已有众多的相关研究,但从原则要求角度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思考也颇具价值。
  内生逻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为中国共产党初心所系使命所在
  (一)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初心
  自创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彻底解决好中国农民问题是变革社会制度、重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前提。
  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旧中国,农民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料,劳动所得极其有限,吃饱穿暖成为那个年代的农民最为宏大的梦想。因此,为中国国情作出准确把脉的中国共产党在最初的建党纲领中就明确规定,“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共有”。[5]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策略,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苏区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次在有限区域内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正确的民族矛盾处理方针,实行民族统一战线、实行精兵简政、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农民负担得以减轻。解放战争时期,制定并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普遍深入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全国更大范围内的农民分得了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了几千年剥削和压迫的中国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得到解决,为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之后,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农村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1982年起,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富乏力特殊人群,采取了各种帮扶措施并在扶贫攻坚中取得了显著成效。[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摆脱贫困发起总攻,经过八年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摆脱贫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都矢志不移、坚如磐石。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光荣使命的历史升华
  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来一个时期的乡村振兴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宗旨性强、目标明确,分别从乡村经济、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秩序、乡村生活等方面为新发展阶段乡村高质量发展作了擘画,其核心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为农民谋取更加美好、更高质量的幸福生活。[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区域重点集中在农村。在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成果有效巩固等问题。采取何种战略使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最优解决、使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切实消除相对贫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遇到的新使命新任务。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党中央立足人民、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决策。
  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战略中得到升华。产业兴旺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物质前提,从经济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为民谋福中的唯物史观。生态宜居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现实基础,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绿色健康发展理念。乡风文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内生动力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价值情怀。治理有效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从乡村社会秩序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谋求安民乐业的理想愿望。生活富裕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从农民生活品质提升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民的永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