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庆实践
产品,满足农民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提档升级。
三是创新供应链产品,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监督,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屏障,降低银行监管成本,为涉农企业增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跟踪和串联涉农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主体,疏通链条通道,优化服务供给,实施融资、融智、融服务的综合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创新推出多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名片产品
在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探索中,重庆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积极开拓,创新出了“富民贷”“乡村人居环境贷”“乡村振兴票据”“惠农e贷”“光伏贷”等一系列的助农金融服务产品,成为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操作性工作抓手。其中,“乡村人居环境贷”“乡村振兴票据”和“富民贷”的创新探索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作用。
(一)乡村人居环境贷
2022年7月,全国首笔4800万元的“乡村人居环境贷”在重庆彭水县投放落地,随即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乡村人居环境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合作研发,率先在重庆推出的助推乡村振兴金融产品。
“乡村人居环境贷”是农业银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作为借款人的组织发放的,用于满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贷款。农业银行应用该产品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项目收益不高、回款期较长、自有资金较少的情况,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五类重点支持对象,通过扩大项目还款来源,将碳排放权、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集中处理收益权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担保范围,有效拓宽融资担保方式,适度延长贷款期限,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低碳环保领域项目,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该领域融资难的问题。推进“乡村人居环境贷”,创新扩大项目还款来源、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适度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有效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信贷支持的“堵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乡村振兴票据
2021年3月,重庆市率先发行了全国首批金额2亿元的“乡村振兴票据”,并从募集资金中划拨6700万元用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此后,乡村振兴票据在全国迅速推广,截至2023年2月末,共有131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1500多亿元。
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总结前期扶贫票据经验,聚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出“乡村振兴票据”,利用债务融资工具专项产品支持乡村振兴,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这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首次推出支持乡村振兴、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三农”发展的专项产品(乡村振兴贴标债)。
乡村振兴票据聚焦“三农”发展,重点支持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项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脱贫摘帽地区基础医疗用药、企业向农村采购农副产品、支持粮食收储和大宗粮源基地运营、支持高速公路及其他涉农交通设施、城乡供水及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运营建设、助力乡村特色旅游等服务行业发展、农村综合智慧能源及农光一体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可灵活运用债务融资工具全系列产品谱系,结合企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供精准支持。
另外,乡村振兴票据承继原扶贫票据政策和标准,对募集资金用于“脱贫后五年过渡期”相关项目,设立衔接过渡期,确保支持政策不断档。
(三)富民贷
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推出“富民贷”产品,全国首笔“富民贷”落地秀山县,率先实现“富民贷”。随即,开展全国试点工作并覆盖至17个区县,目前已经在全国成为“带民富”的重要金融产品,有效打破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困局。
“富民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创设的,专门针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内持续稳定经营的家庭,通过银政合作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地方乡村振兴部门县乡村三级联审推荐客户,由中国农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用于生产经营用途的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用贷款。贷款期限根据贷款者生产经营周期及收入等情况综合确定的最长不超过五年,金额在3000元至20万元之间。“富民贷”采取银政联合推进方式,在地方政府乡村振兴部门协助下,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按6:4比例承担贷款风险,由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实行全线上化平行作业,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贷款,既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又提高了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作者简介
康 庄 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
三是创新供应链产品,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监督,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屏障,降低银行监管成本,为涉农企业增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跟踪和串联涉农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主体,疏通链条通道,优化服务供给,实施融资、融智、融服务的综合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创新推出多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名片产品
在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探索中,重庆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积极开拓,创新出了“富民贷”“乡村人居环境贷”“乡村振兴票据”“惠农e贷”“光伏贷”等一系列的助农金融服务产品,成为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操作性工作抓手。其中,“乡村人居环境贷”“乡村振兴票据”和“富民贷”的创新探索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作用。
(一)乡村人居环境贷
2022年7月,全国首笔4800万元的“乡村人居环境贷”在重庆彭水县投放落地,随即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乡村人居环境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合作研发,率先在重庆推出的助推乡村振兴金融产品。
“乡村人居环境贷”是农业银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作为借款人的组织发放的,用于满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贷款。农业银行应用该产品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项目收益不高、回款期较长、自有资金较少的情况,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五类重点支持对象,通过扩大项目还款来源,将碳排放权、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集中处理收益权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担保范围,有效拓宽融资担保方式,适度延长贷款期限,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低碳环保领域项目,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该领域融资难的问题。推进“乡村人居环境贷”,创新扩大项目还款来源、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适度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有效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信贷支持的“堵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乡村振兴票据
2021年3月,重庆市率先发行了全国首批金额2亿元的“乡村振兴票据”,并从募集资金中划拨6700万元用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此后,乡村振兴票据在全国迅速推广,截至2023年2月末,共有131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1500多亿元。
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总结前期扶贫票据经验,聚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出“乡村振兴票据”,利用债务融资工具专项产品支持乡村振兴,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这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首次推出支持乡村振兴、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三农”发展的专项产品(乡村振兴贴标债)。
乡村振兴票据聚焦“三农”发展,重点支持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项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脱贫摘帽地区基础医疗用药、企业向农村采购农副产品、支持粮食收储和大宗粮源基地运营、支持高速公路及其他涉农交通设施、城乡供水及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运营建设、助力乡村特色旅游等服务行业发展、农村综合智慧能源及农光一体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可灵活运用债务融资工具全系列产品谱系,结合企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供精准支持。
另外,乡村振兴票据承继原扶贫票据政策和标准,对募集资金用于“脱贫后五年过渡期”相关项目,设立衔接过渡期,确保支持政策不断档。
(三)富民贷
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推出“富民贷”产品,全国首笔“富民贷”落地秀山县,率先实现“富民贷”。随即,开展全国试点工作并覆盖至17个区县,目前已经在全国成为“带民富”的重要金融产品,有效打破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困局。
“富民贷”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创设的,专门针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内持续稳定经营的家庭,通过银政合作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地方乡村振兴部门县乡村三级联审推荐客户,由中国农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用于生产经营用途的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用贷款。贷款期限根据贷款者生产经营周期及收入等情况综合确定的最长不超过五年,金额在3000元至20万元之间。“富民贷”采取银政联合推进方式,在地方政府乡村振兴部门协助下,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按6:4比例承担贷款风险,由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实行全线上化平行作业,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贷款,既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又提高了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作者简介
康 庄 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