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萍乡特色产业培育路径研究
境整治、观光通道修建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工作,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萍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萍乡位于江西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生态资源保存较好。萍乡地形为丘陵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工业产值占比较高,农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2022年,萍乡第一产业增加值80.93亿元,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2022年,萍乡市常住人口为180.88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55.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0.6%。萍乡农业产业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其中优质稻米种植、蔬菜产业、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种业和乡村旅游业是主导产业,硒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油茶产业、冷链物流业是重点提升产业。近年来,萍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硒锌产业、乡村旅游和红色培训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萍乡种植业的重点是水稻种植,特色是杂交水稻制种、紫红米生产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有萍乡两头乌猪、杜仲生猪、黑山羊、肉牛、兔子等特色品种。萍乡在传统种植养殖发展上,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全市统筹规划,各县区有发展重点,安源区有蛋鸡生产、蔬菜种植;湘东区有杂交水稻繁育中心、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和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芦溪县有紫红米种植、生猪养殖、白鹅种源生产和石斑鱼养殖;上栗县有兔子养殖、山羊生产、萍乡红鲫培育;莲花县有肉牛生产、麻鸭养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萍乡有一批经营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甘源食品、杜仲生猪、胜龙牛肉、武功绿英茶叶、吉内得大米、武功紫红米、土麻哩盐果子、大富乳业、宝贝蛋、花蝴蝶等农产品特色品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萍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分散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生产经营的带动帮扶作用。三是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杂交水稻选育、种子生产、蔬菜种植、畜禽良种选育的专业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当地相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产业融合加速推进
旅游业正成为萍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萍乡共接待游客43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亿元,萍乡优质旅游资源大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乡村“红、绿、古”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乡村旅游也日益成长为地方特色产业,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彰显强大生机活力。绿色旅游方面,影响力较大的是武功山和孽龙洞。武功山依托高山草甸,以帐篷文化为核心,开发露营、漂流、穿越、溯溪等户外项目,打造“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旅游品牌,通过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对接户外协会、驴友协会等措施,不断提升景区影响力。2022年,武功山共接待游客259.76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93.38%。红色旅游方面,萍乡是工人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涌现了大量英雄模范人物,流传了许多先进事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以“红色资源为血脉、工业遗存为骨架、安源精神为灵魂”大力推进景区建设。同时,萍乡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打造了安源区源头村、湘东区三角池村、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莲花县琴亭镇花塘村、莲花县升坊镇浯二村等16个省级红色名村,各红色名村通过深挖红色历史、修缮革命旧址、修建陈列展馆和开发现场教学等方式,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红色资源。古色旅游方面,上栗杨岐山是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的发祥地,萍乡还有历史悠久的傩文化,已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方面,莲花县荷花博览园、仙凤三宝农业休闲观光园、和平农场艾玛乐园和麻山幸福村景区等各具特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红色培训动能显著,发展模式推陈出新
位于莲花县沿背村的甘祖昌干部学院,创新开展了“吃住在农家、课堂在田野、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红色培训模式。甘祖昌干部学院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培训,创新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深挖资源,提升培训水平。研发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古树里的秘密》《小村庄创办大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初心如炬——将军故里红色印记》等专题课,编撰了《莲花一支枪》《将军当农民》《井冈英杰刘仁堪》《浴血湘赣边》“革命传统教育”系列连环画。二是加强对接,提升培训影响。甘祖昌干部学院以湘赣边区域合作为契机,与南昌、井冈山、新余、株洲、醴陵等市县深化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大井冈”红色培训圈。三是创新模式,提升农民收入。沿背村以甘祖昌干部学院红色培训为依托,构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红色培训产业
萍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萍乡位于江西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生态资源保存较好。萍乡地形为丘陵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工业产值占比较高,农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2022年,萍乡第一产业增加值80.93亿元,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2022年,萍乡市常住人口为180.88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55.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0.6%。萍乡农业产业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其中优质稻米种植、蔬菜产业、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种业和乡村旅游业是主导产业,硒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油茶产业、冷链物流业是重点提升产业。近年来,萍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硒锌产业、乡村旅游和红色培训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萍乡种植业的重点是水稻种植,特色是杂交水稻制种、紫红米生产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有萍乡两头乌猪、杜仲生猪、黑山羊、肉牛、兔子等特色品种。萍乡在传统种植养殖发展上,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全市统筹规划,各县区有发展重点,安源区有蛋鸡生产、蔬菜种植;湘东区有杂交水稻繁育中心、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和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芦溪县有紫红米种植、生猪养殖、白鹅种源生产和石斑鱼养殖;上栗县有兔子养殖、山羊生产、萍乡红鲫培育;莲花县有肉牛生产、麻鸭养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萍乡有一批经营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甘源食品、杜仲生猪、胜龙牛肉、武功绿英茶叶、吉内得大米、武功紫红米、土麻哩盐果子、大富乳业、宝贝蛋、花蝴蝶等农产品特色品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萍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分散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生产经营的带动帮扶作用。三是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杂交水稻选育、种子生产、蔬菜种植、畜禽良种选育的专业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当地相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产业融合加速推进
旅游业正成为萍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萍乡共接待游客43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亿元,萍乡优质旅游资源大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乡村“红、绿、古”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乡村旅游也日益成长为地方特色产业,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彰显强大生机活力。绿色旅游方面,影响力较大的是武功山和孽龙洞。武功山依托高山草甸,以帐篷文化为核心,开发露营、漂流、穿越、溯溪等户外项目,打造“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旅游品牌,通过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对接户外协会、驴友协会等措施,不断提升景区影响力。2022年,武功山共接待游客259.76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93.38%。红色旅游方面,萍乡是工人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涌现了大量英雄模范人物,流传了许多先进事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以“红色资源为血脉、工业遗存为骨架、安源精神为灵魂”大力推进景区建设。同时,萍乡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打造了安源区源头村、湘东区三角池村、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莲花县琴亭镇花塘村、莲花县升坊镇浯二村等16个省级红色名村,各红色名村通过深挖红色历史、修缮革命旧址、修建陈列展馆和开发现场教学等方式,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红色资源。古色旅游方面,上栗杨岐山是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的发祥地,萍乡还有历史悠久的傩文化,已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方面,莲花县荷花博览园、仙凤三宝农业休闲观光园、和平农场艾玛乐园和麻山幸福村景区等各具特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红色培训动能显著,发展模式推陈出新
位于莲花县沿背村的甘祖昌干部学院,创新开展了“吃住在农家、课堂在田野、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红色培训模式。甘祖昌干部学院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培训,创新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深挖资源,提升培训水平。研发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古树里的秘密》《小村庄创办大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初心如炬——将军故里红色印记》等专题课,编撰了《莲花一支枪》《将军当农民》《井冈英杰刘仁堪》《浴血湘赣边》“革命传统教育”系列连环画。二是加强对接,提升培训影响。甘祖昌干部学院以湘赣边区域合作为契机,与南昌、井冈山、新余、株洲、醴陵等市县深化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大井冈”红色培训圈。三是创新模式,提升农民收入。沿背村以甘祖昌干部学院红色培训为依托,构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红色培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