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萍乡特色产业培育路径研究
链条,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成立了“红沿”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开办民宿52家,实施标准流程管理,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组建成立了客运车队,每年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
萍乡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对策建议
(一)深挖红色文化,发展红色产业
更好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推动乡村红色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将红色文化故事集结成册,拍摄成专题片,将“无形”的红色文化转化为“有形”的受群众喜爱、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教材。在乡村党员活动中心、信息宣传栏、绿色步道、健身广场、学校等地设立红色文化长廊、廉洁警示栏、廉政漫画墙,营造宣传红色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数字技术强大宣传功能,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片,增强群众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参与度,提升群众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二是加强课程研发。围绕红色家风、先进事迹、重大历史事件研发贴近学员、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专题党课、微党课、现场教学、情景党课等,不断创新党课形式,丰富党课内容,凸显党课特色,提升党课效果。三是规范管理服务。管理服务水平可以体现地区红色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立红色培训管理评价体系,规范民宿和培训机构,提升村民参与热情,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二)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红绿联动
依托萍乡丰富旅游资源,推动安源红色旅游和武功山绿色旅游联动发展,提升萍乡旅游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一是要完善优化配套设施。方便快捷的旅游专线可以提升游客体验感。目前,萍乡高铁站和火车站分别开设了通往安源景区和武功山景区的公交专线,但安源和武功山之间联动的公交线路缺乏,应增设联动安源景区和武功山景区的公交线路,增进两点间游客流动。二是提升旅游业智能化水平。完善萍乡全域旅游网络平台,开设酒店预订、餐饮推荐、出行参考、天气预报、门票预约、景区介绍、线路导航和智能讲解等模块,让游客体验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武功山“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龙头带动作用,搭建红绿融合的萍乡特色全域旅游品牌,在政府官网、文旅局官网、相关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推广萍乡丰富旅游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
(三)建设数字乡村,打造知名品牌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智能水平。住宿、餐饮、交通、通讯、购物环境的条件直接影响游客体验感,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智能化集约化水平。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对生产经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二是发展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的重要方式,短视频销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和产品定制等新销售方式不断涌现。2022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5亿,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3万亿元。萍乡要抓住电子商务发展大势,向农产品生产者、乡村旅游经营者宣传电子商务知识,提升数字化经营素质,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开通萍乡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在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宣传介绍萍乡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打造知名品牌。萍乡土特产众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有腊味、杂交水稻、中药材、油茶、花卉、武功紫红米、茶叶、山羊、白鹅等,要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监管,提升产品品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萍乡知名土特产向优质、绿色、特色方向发展。应用好湘赣合作打造的湘赣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更多的萍乡特产加入湘赣红品牌,提升萍乡农产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驱动机制》,载《新型城镇化》,2023(03):25页。
[2]李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意蕴》,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3(01):24-31。
[3]杨聪:《现代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困境与政策建议》,载《智慧农业导刊》,2023(11):13-16页。
[4]高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载《农业经济问题》,2023(04):28-40页。
[5]杨香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索》,载《当代农村财经》,2023(04):42-45页。
[6]单一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考》,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0):20-21页。
[7]戴子涵:《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载《山西农经》,2023(08):123-125页。
作者简介
刘 晶 中共萍乡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夏光荣 中共萍乡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为法学
萍乡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对策建议
(一)深挖红色文化,发展红色产业
更好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推动乡村红色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将红色文化故事集结成册,拍摄成专题片,将“无形”的红色文化转化为“有形”的受群众喜爱、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教材。在乡村党员活动中心、信息宣传栏、绿色步道、健身广场、学校等地设立红色文化长廊、廉洁警示栏、廉政漫画墙,营造宣传红色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数字技术强大宣传功能,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片,增强群众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参与度,提升群众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二是加强课程研发。围绕红色家风、先进事迹、重大历史事件研发贴近学员、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专题党课、微党课、现场教学、情景党课等,不断创新党课形式,丰富党课内容,凸显党课特色,提升党课效果。三是规范管理服务。管理服务水平可以体现地区红色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立红色培训管理评价体系,规范民宿和培训机构,提升村民参与热情,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二)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红绿联动
依托萍乡丰富旅游资源,推动安源红色旅游和武功山绿色旅游联动发展,提升萍乡旅游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一是要完善优化配套设施。方便快捷的旅游专线可以提升游客体验感。目前,萍乡高铁站和火车站分别开设了通往安源景区和武功山景区的公交专线,但安源和武功山之间联动的公交线路缺乏,应增设联动安源景区和武功山景区的公交线路,增进两点间游客流动。二是提升旅游业智能化水平。完善萍乡全域旅游网络平台,开设酒店预订、餐饮推荐、出行参考、天气预报、门票预约、景区介绍、线路导航和智能讲解等模块,让游客体验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武功山“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龙头带动作用,搭建红绿融合的萍乡特色全域旅游品牌,在政府官网、文旅局官网、相关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推广萍乡丰富旅游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
(三)建设数字乡村,打造知名品牌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智能水平。住宿、餐饮、交通、通讯、购物环境的条件直接影响游客体验感,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智能化集约化水平。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对生产经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二是发展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的重要方式,短视频销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和产品定制等新销售方式不断涌现。2022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5亿,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3万亿元。萍乡要抓住电子商务发展大势,向农产品生产者、乡村旅游经营者宣传电子商务知识,提升数字化经营素质,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开通萍乡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在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宣传介绍萍乡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打造知名品牌。萍乡土特产众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有腊味、杂交水稻、中药材、油茶、花卉、武功紫红米、茶叶、山羊、白鹅等,要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监管,提升产品品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萍乡知名土特产向优质、绿色、特色方向发展。应用好湘赣合作打造的湘赣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更多的萍乡特产加入湘赣红品牌,提升萍乡农产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驱动机制》,载《新型城镇化》,2023(03):25页。
[2]李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意蕴》,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3(01):24-31。
[3]杨聪:《现代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困境与政策建议》,载《智慧农业导刊》,2023(11):13-16页。
[4]高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载《农业经济问题》,2023(04):28-40页。
[5]杨香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索》,载《当代农村财经》,2023(04):42-45页。
[6]单一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考》,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0):20-21页。
[7]戴子涵:《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载《山西农经》,2023(08):123-125页。
作者简介
刘 晶 中共萍乡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夏光荣 中共萍乡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为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