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留守还是随迁?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两难困境与对策思考 应梦倩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子女是否跟随务工父母进城接受教育决定着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甚至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和跟随父母进城各有优劣,厘清留守和随迁的优劣有助于明晰问题。留守劣势主要来自于不可抗因素,父母进城是既定事实,而随迁劣势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变化。因此,与留守相比,随迁劣势更易解决。通过政府建立专项资金,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教师协助引导学生和家长等方式缓解甚至破解当前面临的难题,逐步形成社会合力,帮助每一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随着抑郁症、自闭症、狂躁症等心理疾病被人们广泛熟知,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新闻、影视剧登上荧幕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也开始逐渐被家长重视,成为家长关心的焦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陪伴或面临教育困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容易成为心理健康发展问题领域需要重点关注人群。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令人普遍关注的特殊群体。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年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概念,农村流动儿童的概念开始较为清晰地界定了农民进城务工后子女的流动状态。“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和明确,表明国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持续不断的关注和重视。据有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14.13亿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全国人户分离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比2020年又增长了900万人。[2]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每一位考虑进城务工的父母都不得不面临让子女留守还是随迁的两难境地,无论哪种选择都必然是父母慎重决定的结果,然而抉择的背后也不得不考虑子女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父母也难以安心工作。因此,面对留守和随迁的两难选择,关键是合理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这不仅是父母诉求,也是社会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留守与随迁的优劣势情况,得出比较有优势的应对方案,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儿童留守的优劣势分析
  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97万人。[3]一部分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持平,虽有微小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显著。[4-6]但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出现了各种各样心理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一般,甚至非常差。[7-10]由于留守儿童数量不少,分析研究留守优劣有利于“对症下药”,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