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3版
留守还是随迁?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一)留守的优势
  第一,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相比较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早早肩负起诸如承担家务、填补家用的重担。除此之外,与隔代亲人相守的留守儿童通常要负起照顾家中老人的责任;与小一辈相守的留守儿童还要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与家中亲戚相守的留守儿童则更为早熟、独立、自强。因此,留守儿童的独立性与生活能力相对较强。
  第二,对环境适应性强。留守儿童留在家乡比随父母流动更为熟悉环境,这种熟悉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方言、饮食、习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除了日常生活,在教育上,留守儿童与当地儿童相处更亲切,也更有共同话题。留守儿童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通过交友,同龄朋友的陪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心灵空缺。
  (二)留守的劣势
  第一,儿童易产生被抛弃感。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席,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习惯性对外界保持警惕和疏离,过度的“内生长”也使其长期压抑自己、隐藏自己、封锁自己,这种“自我封闭”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农村儿童对外界产生错误认知。[11]儿童以目前的年龄和经历无法理解父母的苦衷,他们在最依赖父母的时候却早早地承受与父母分离之痛,被迫接受成长,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成长使儿童在被迫成熟的同时也较易产生被抛弃感和无助感。
  第二,家长和子女的感情交流需要更长适应期。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席,使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体现在长期分别后父母返乡的前一段时间。子女适应了没有父母的生活,难以在独身一人和父母陪伴的情感状态中进行转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进行子女角色的转换。从儿童自身性格发展的角度讲,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沟通能力不足,而且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父母情感的缺失会造成他们的心理或精神上的情感危机。”[12]此外,父母返乡后,儿童反复经历喜悦-陌生-依赖-离别的过程,这种大喜大悲的体验加重了儿童与父母分别时的痛苦。
  第三,缺乏沟通交往能力。与隔代亲人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每天接触交流最多的除了同龄同伴就是隔代亲人,而对于教师这一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与该年龄段成年人的日常接触,也就相应缺乏与其沟通交往的经验。这种现象映射到教育上就会形成当儿童遇到学业困难时,往往羞于向老师开口,造成学业问题积压,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
  第四,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叛逆心理。一般来说,青春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2018年我国民政部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6-13周岁的留守儿童占到总数的67.4%,而14-16周岁占10.9%。他们的主观认知正处在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最脆弱、最易发生变化,心理健康发展较不稳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所影响。[13]一方面,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儿童从小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人生经验的儿童难以辨别善恶,容易遭遇人生困境,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不曾开设心理健康课,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引导。对心智还没有发育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容易沾染不良风气和习性,走上歪路。
  儿童流动的优劣势分析
  留守儿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流动儿童则是相对新的问题。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拓宽眼界,更能待在父母身边享受完整的家庭状态。但流动并非不存在问题,如在教育问题上,流动儿童由于社会大环境和日常学习环境也会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一)流动的优势
  第一,拥有父母陪伴的家庭教育。儿童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童年也是最依赖父母陪伴的年纪。研究表明,父母陪伴使得子女拥有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子女教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父母陪伴带来的在子女身上追加课外投资对其教育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而,在现实教育中,父母陪伴与课外投资是促进性而非替代性关系。父母陪伴对子女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的正效应大于课外投资的正效应,即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时间投入比金钱投入更为有效。[14]由此,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跟随父母进城能够获得完整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感受来自父母的爱,还能接受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是隔代教养无法替代的。
  第二,获得更优质的学校教育。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都会优于家乡,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为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