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7版
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大思政课”的主体是学生,“大思政课”体现思政课的本质和属性,“思政小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教育性等主体功能;“社会大课堂”是铸魂育人的大熔炉和大学校,推动思政课理论社会化、实践化、具体化、丰富化。
  当前乡村振兴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涉及到的文化振兴与人才振兴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打造了新平台,也为“大思政课”的育人维度注入了新内涵。例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了“开展耕读教育”。[3]在“大思政课”中开展耕读教育,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在特定时期引导学生走进乡村社会,树立耕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服务民生工程,进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之一。例如,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代自媒体技术优势,呈现“五大振兴”的特色乡村振兴,积极鼓励学生把实践报告和思想感悟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诸如“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等理念的认同感与践行力,[4]进而为学生未来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助力推行。
  (二)创新机制维度
  以事载理,“大思政课”要善于运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典型案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5]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让思政课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融入实践、深入学生,真正把思政课办成思想大课、人生大课、社会大课、时代大课,引领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观大势、明大局、担大任,争做新时代栋梁之材。以大历史观洞察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注入特定元素。教师应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应在潜移默化中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选择。总之,大思政课应推进大融合、大创新,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推进思政课建设与时俱进的体现,通过“大思政课”的引领来有效走进乡村振兴大舞台。
  (三)效能发挥维度
  “大思政课”应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设计,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树立特殊业绩者,通过他们的自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去感染和引领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增强“大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指向力与逻辑性。
  综上所述,“大思政课”建设与乡村振兴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原理与创新视角,“大思政课”的核心在于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发展实际,真正做到科学理论与重大社会发展实践的有机融合和统一,把握好课程同现实的结合点。重在健全完善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突破传统校园课堂的局限性,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支教助农活动等,搭建起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将有价值、可触摸的现实场景转变为课堂,做到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高校“大思政课”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系建构
  高校要建立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考核评价体系。[6]作为一门社会大课,“大思政课”必须是呈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中的科学作为和实践思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统筹兼顾,必须科学处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文化自信、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事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必须高度关切乡村基层振兴,只争朝夕,在全面推进乡村基层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作出我们应有的探索和建构。
  (一)理论体系构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7]善用“大思政课”,以守正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善于进行思路创新、教材创新、教法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善于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对分式教学等方式方法。例如,运用新技术提高参与度,强化“大思政课”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们佩戴VR眼镜,“云参观”乡村场景,身临其境乡村振兴发展舞台;课堂外,数字技术让乡村景观更加立体,有切实的沉浸式代入体验,激发学生更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