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6版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供给路径分析
服务供给中有效地发挥财政作用,就必须进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欧美等国家,文化资助的方式已经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11]例如,英国采取“一臂之距”原则,大力倡导社会组织和艺术机构吸引企业资金进行资助,政府对这些企业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对公共文化机构进行有限的拨款,以此来激发各个艺术团体的积极性,避免过分依靠政府。
  我国应该充分借鉴西方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的发展经验,在民族地区积极主动探索并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财政资助模式,将上级政府直接拨款转变为项目投资、政府购买服务、采取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上各种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无效投入,还可以为民族地区的群众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物美价廉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
  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供给的主要核心,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的整体性治理机制。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与供给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激活与协调传统实体性的公共文化资源同时,也不断地融合扩展线上公共文化资源。地方政府要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公共文化资源,不断深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打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地域性和时空性限制,让文化资源为全体社会群众所共享,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12]
  (五)强化电子政府建设
  “整体性治理”理论同样重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整体性治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3]如果没有一个高度发展的电子政府,就无法跨越政府之间的等级差距,也无法用计算机连接起大量的行政机构和部门,打破信息壁垒,从而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个观点对于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问题来说无疑是极具启发性的。
  民族地区要建立整体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信息的闭塞和碎片化问题,在政府层面开展电子化改革,整合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机构部门的信息,建立起该地区统一的文化管理信息中心,充分的发挥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的总体效能。另一方面,为监督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供给,政府必须吸纳一批懂信息、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且要有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能力和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性治理机制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赵迎芳:《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载《云南社会科学》,2016,No.213(05):181-185页。
  [3]陈波、丁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分析》,载《江汉论坛》,2017(10):28-33页。
  [4]赵军义、李少惠:《从公共文化服务到公共文化治理》,载《图书馆杂志》,2022,41(09):4-11页。
  [5]陈庚、豆慧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卷化困境及其破解之道》,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05):43-53页。
  [6]毛伟、朱祥磊:《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优化策略》,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2):166-171页。
  [7]曾凡军、韦彬:《整体性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理逻辑》,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01):22-25页。
  [8]谢微、张锐昕:《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策略》,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6):31-37页。
  [9]任博、孙涛:《整体性治理视阈下我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问题研究》,载《东岳论丛》,2018,39(03):165-172页。
  [10]吴理财、解胜利:《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0年:理念演进、逻辑变迁、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20(05):100-111页。
  [11]熊澄宇:《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载《求是》,2012(07):58-60页。
  [12]庆海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载《图书馆》,2018(08):22-26+79页。
  [13]韩兆柱、马文娟:《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综述》,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01):23-35页。
   作者简介
  吕旭腾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
  羊中太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