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6版
艺术赋能沿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构建策略
是华夏营造学的核心区域。沿黄乡村建筑分布广、数量多、风格各异,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泥土与木构建的院落式布局已成为这一带稳定的居住格局。如山西的李家山村,其建筑群主次分明、布局整齐,有着儒家《周礼》的秩序美感;配以细部精美的砖雕、木雕、石刻,有着师法造化、因借自然之美。乡村的街巷道路不仅是关联乡村聚落空间的重要流线,也带有民间烟火场景,是体现人群赶集、庙会、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像碛口的五里长街。黄河流域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区域,有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底蕴,如围绕庙宇形成的祭拜空间、民俗活动空间,不仅代表了人们祈求六畜兴旺、一切平安、风调雨顺等美好愿望,也是各类民俗节庆、民间技艺、美食表演的空间载体。
  (二)沿黄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的艺术特征
  首先,自然景观的独特性是乡村形态构成的重要基底。大面积黄河冲积平原为地理特征的平原乡村多为集聚型,基本呈正方形院落;依据自然地貌建成的村落还有沿山型、沿河型、平原型、道路型及草原型村落,特别是晋陕一带,在黄土高原沟峁纵横之地,村落延沟谷纵深向上而建,如山西的师家沟村。
  其次,人口迁徙与多元文化融合是乡村形态的形成机制。乡村聚落是人-地关系的载体,如黄河“几”字湾晋陕宁蒙一带的聚落景观与人口迁移有着很大的关联,这种迁移不仅引发各类文化要素的空间转移,也必然导致在特定区域内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其结果便是新的文化内涵与区域的出现。正如《绥远通志稿》记载,“凡经属近诸旗地,已蔚为农牧并管、蒙汉共居之乡”。可见沿黄一带有着多元文化共存的的美学特征,在聚落规划设计之初就具有一定的地域美学倾向性。
  最后,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艺术价值的核心表达。据统计,黄河流域一带传统技艺中饮食制作与保存技艺占比最大,为40.87%,但由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冲击,生产力大大提高,传统手工艺正在向着濒危方向发展,伴随着工具制作技艺,如冶煅烧造技艺、刺绣编结技艺、纺织印染技艺、出行与交通技艺等都在发生着变革。
  艺术赋能沿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构建策略
  (一)承续“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理念,守护乡村自然生态本底
  结合现代乡村治理理念,统筹乡村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激发乡村内生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对乡村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等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包括植被、农田、水系、民居、街巷等景观要素,在美学规范上加以指导,将审美要素融入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中,推动沿黄乡村美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美美与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黄河沿岸村落的美学价值、共同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
  (二)践行黄河与村落的文化空间互应,艺术设计助力人文与自然的无限耦合
  在强调“多元共生”发展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物质景观空间与文化特色的传承,打造农耕、游牧、果蔬、山林相互交织种植空间形态美;尊重自然山水,打造农田边缘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乡愁美。将沿黄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纳入黄河文化整体的保护发展中形成文化体系,打造黄河沿岸不同类型村落由点串线、连线成片、由片成带的特色黄河聚落风情景观带,凸显各类型村落的地缘风情,使沿黄乡村景观与黄河文化在空间上相互叠合,推动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三)捕捉乡村景观元素的美学特征,延续乡村历史风貌,融合构建沿黄艺术乡村品牌
  艺术乡村品牌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艺术手段整合地域文化符号,改造空间、活化空间、展示空间,激发人们对乡村文化与艺术的溯源联想,提升人们的视觉文化体验;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与沿黄乡村独特的人文风貌、地理文脉和民俗风情等特色,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以及黄河景观廊道建设趋势,不断拓展黄河文化精神谱系,强化复合沿黄旅游开发,建构沿黄聚落复合型旅游系统,建设多元化文化景观,打造黄河靓丽文旅路线,进一步擦亮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四)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传媒建设,提升艺术乡建品质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很多资源鲜为人知、濒临失传。艺术乡建就要着眼于文化挖掘的细微处,挖掘、保护乡村非遗,并结合历史遗迹、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等,通过设置文化展示区和主题公园等方式,以互联网推送,线上线下互动方式传播非遗文化。打造非遗数字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非遗研习所等乡村非遗保护组织,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的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参与度,使其成为沿黄地区和美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人。
  (五)艺术统筹沿黄乡村聚落整体规划,塑造乡愁场景空间